第42节
等她到了高家,高老师已经又在翻看《英汉大辞典》了。 还问她,“你中午复习了么?” 于朵一滞,“没有。” 取了钱回来是有一段空闲时间的。 高老师挑眉,盯着于朵看看,“你这状态跟上午比不行啊。出什么事了?” 于朵就把宣传科进了新人的事儿说了。 高老师也知道她为这个岗位努力五六年了。 如今一朝被截胡,是有些难以接受。 于朵道:“我其实也有心理准备的。一下子回来那么多知青,那个岗位也不可能等我两三个月。” 可心头还是难受。 如果不是高老师这里给了她另外一份工作,这会儿对她来说天都塌一半了。 高老师道:“今天上午去人事科办的报到手续啊。那估计年前领导就定下来了。不过,那么大个机械厂,也许不只差一个人。” “还有两位资深的同志,只等说清楚问题也要回来了。办板报这块应该就不怎么缺人了。” 高老师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好在你主要就是为了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咱们师徒俩把翻译的活儿做好,也能达到同样目的的。好了,一边已经没戏了,剩下另一边总得抓住。” 于朵点头‘嗯’。 晚上,于凌把鸡腿蒸上,然后用筷子分。 闻到香味的于鹏和娜娜跑了进来,看到这一幕惊喜地道:“大姑,你买鸡腿了么?” 邱新梅在堂屋听到挑眉,小声同于承道:“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或者是今天拿到一大笔钱心头高兴?” 行吧,既然是公婆给女儿的嫁妆,她也就不多想了。 当年她爸也给她买了六床铺盖的。 于承道:“还是觉得有点奇怪啊。” 于凌已经拈起撕了的鸡腿肉喂了侄儿、侄女和正炒菜的于朵一人一根。 “不是大姑买的,是你们姑父让给你们加菜的。” 于朵道:“这是盐焗鸡退吧,还蛮好吃的。不过这么大一个鸡腿,估计至少得一块钱了。” 小孩子最好收卖了,吃过鸡腿立即道:“大姑父真好!” 于朵道:“鸡腿骨给我,明天煮白菜汤。” 于凌笑着递给她,然后把盘子端了出去。 “大哥、嫂子,来尝尝盐焗鸡腿。” 第33章 于承吃了手撕鸡腿道:“嗯,让小钟有空到家里来坐坐。我还没见过这个妹婿呢。” 虽然不是什么正式工作,但和他最初的预想也算是不谋而合了:一个能挣钱男人把于凌娶走! 于凌道 :“他都让我不要再去了,说会越来越忙。可能过年后能有些空闲吧。” 于朵好奇地道:“他们包饭还吃鸡腿,伙食开得相当不错嘛。不过二姐你拿回来的是个完整鸡腿。那姐夫岂不是没肉吃?” 别说两个小孩了,她都有点被这一口吃的收卖了。 这年头能给人吃肉,多大的功德啊! 尤其她今天本来有些郁闷的,都被滑嫩、可口的鸡腿肉治愈了不少。 早知道晚上能有个鸡腿,今天她就不买肉了。 那这个月就可以多一个吃肉日。 于承道:“估计晚上还有肉菜吧。小钟就腾给于凌吃了。” 那还算不错,于凌也不是纯粹倒贴。 不说一定要吃他什么,但得有个态度。 于鹏笑眯眯道:“然后大姑就拿回家给我们大家吃了。” 平常日子吃到一个鸡腿,那真的是跟过年一样幸福啊。 这肉一吃,大家的心情都好了。 邱新梅看就连于朵的情绪都还可以便道:“那你们两个有没有谢谢大姑啊?” 两个小的赶紧道:“谢谢大姑。” 一家子嘛,没有隔夜仇。 而且最关键的那个工作,于承和邱新梅也承诺会做出赔偿了。 还是要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低头不见抬头见,有台阶下就都下来了。 父母的遗像还在堂屋里挂着呢,当着他们一直闹腾,还是有些心虚的。 所以虽然之前闹过,这会儿饭桌上的气氛还可以。 “不用谢。他们中午是两荤一素。除了这个鸡腿,还有个豆芽炒肉丝。” 于朵道:“大冬天哪买的豆芽啊?” 这个季节可不好发豆芽。 物依稀为贵!就算有发出来卖的,肯定也贼贵。 于承道:“人家就是做这个的,物资肯定丰富。” 做哪一行的,肯定多少能占到哪一行的便宜。 他一个朋友在电厂上班。厂子内部用电是不要钱也不读表的。 这样的天气,说是宿舍里一人一颗100瓦的大灯泡,一整晚亮着暖被窝。 比灌的盐水瓶恒温。 邱新梅道:“那麦乳精就明晚再兑给你们仨……你们四个喝了。不能一天穷、一天富的。” 十几块一瓶呢。 是于凌回来之前她托的人,排了一阵的队才排到。 那会儿不知道接下来整整支出了700块。 唉,真是想想都心疼啊! 她是不好临时去取消,其实有点舍不得花这个钱的。 要是去取消了,下次还怎么托人给带东西啊? 去年家里给俩小的做的新衣服,还是人家小范拿回来的瑕疵布呢。 那种瑕疵布,其实有瑕疵的就一小部分,裁掉就和好的一样了。 甚至有人干脆不裁,花纹不一就花纹不一好了。 这种布一般外头的人都拿不到的,好便宜的。 是小范和卖布那个柜台的人关系好,平时经常互通有无。 她拿回来给自家孩子做了,余下的匀给了这两兄妹。 于朵道:“那他们一个月给开多少钱啊?” 她还蛮好奇这个的。 尤其昨天听那些知青说了自己打算去做什么糊口之后。 当时她感觉路子一下子宽了好多,思路都被打开了。 要不是高老师给的工作和围炉煮茶的见闻,这次工作落空她没这么快接受的。 于凌高兴地道:“说是过年这个月得从早到晚,两块钱一天。” 于承一惊,那干满一个月比他这个三级工的工资还高了。 不过,也就是这个月工资高,而且无风险。 长期当然还是当工人好啊。 能有铁饭碗,谁去冒那个风险?成天跟打游击的似的。 讲出去也不是多光彩的工作。 而且那被抓到了,是真的要蹲号子的啊。 想到这里于承又觉得自己刚一高兴,就邀请钟言到家里来有些冲动了。 他道:“你们在外头,千万不要讲钟言是在黑市做工的。” 于朵和邱新梅对视一样,“那咱家托姐夫买了东西,大宅院里的人能看到啊。回头问我们是不是有门路,这不好不帮人捎带的呀。” 她们平时也找人捎带东西的。 “那,捎带归捎带,不要讲于凌男人在黑市干。” 说完问于凌,“那你们打算几时复婚?” 于凌道:“总要等忙过了再说,应该年后吧。我也打算问问看有没有出租的房子。” 于朵道:“不好找的,如今家家户户基本都不够地方住。人均居住面积只有5平方。” 其实比起来她们家还算是好的了。 还有没结婚的兄弟姊妹,中间拉一道帘子就共享一个房间的。 然后高低床,还有像姐夫那样用长凳子和门板拼接在床边睡的都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