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9
    烈之至,只余下赵茗一人还在奋力顽抗。    赵茗的身边是死去的黑骑尸体。    血腥味从他的鼻尖蹿进来。    他是久经战场的人,曾经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边境驻成一道白骨累成的墙,守护住了边境百姓的平安。    而今天子不仁则休怪他无义。    天下在他眼中不如赵长宁一人。    他的哥哥此刻甚至不知是死是活。    赵茗身上刀口密布,双脚被碎石碾磨破碎,眼瞳中暗藏凛冽杀气。    没有人要他的命。    他像一匹困兽被数十方红缨枪围袭一隅,稍微一动就要被万孔穿心,红色的盔胄悄然龟裂,猩红的液体一滴滴坠落在地,风扬起的发上布满血垢,眼中狂焰比风中火云更甚。    赵茗立在死尸中央,身后是肆虐的风声与昏暗的灯光。    他挺直了背脊,握紧腰间的刀。    因主将一个危险的决定导致黑骑全军覆没。    黑骑本可以活着回去。    赵家的男人没有孬种,是他酿成的血债也将由他来终结。    赵茗闭上了眼睛,握刀的手背微微一动,心中已生死志。    就在他决定用自己的性命来偿还这几百条人命的时候,一身狼藉的楚钰从烈风中向他走来。    赵茗曾经是一个纨绔,京中少有人瞧的上他。    后来少年从军,军营历练多年,形状体貌又与当年有别,是以眼下赵茗虽落入敌手,盔胄被掀开,眉眼在火光中清晰可见,诸位大人中也无人认出这是赵家二爷,遂未怀疑到西北王的头上。    在场认出赵茗的只有三人。    楚钰,崔嘉与刘燕卿。    第二百二十八章    崔嘉不会说。    刘燕卿不会说。    楚钰行至赵茗面前,禁卫军分列两旁。    赵茗被于小野用蛮力压迫,夺下兵器,双手反绞于身后,一脚踩在了布满嶙峋碎石的地面上。    楚钰即位至今所遇刺客不知凡几。    唯一两次真正面临生死存亡皆与赵嫣有关,第一次在小周山,第二次在皇陵。    赵嫣扮做十一救他是因,皇陵遇刺是果。    楚钰如履薄冰走了八年的血路,先帝尸身被焚不能激起他面上的波澜,而眼睁睁地看着赵嫣在自己面前化成一捧青灰融进焦土却有如摧心剖肝之痛。    关于赵嫣的处置有三条路可以走。    楚钰却迟迟未有决断。    他不肯放赵嫣回西北,也不肯将当年的真相公诸于众。    楚钰知道再拖下去赵嫣只有死路一条,是以有时候会想,若赵嫣就此死去也没什么不好。    他不用再忍受求而不得嫉妒欲狂的痛苦,也不用在众臣威逼下左右两难。若是赵嫣有一天不得不死,楚钰会亲自动手,并将赵嫣的尸体悄无声息地陪葬。    如此一来赵嫣到死都属于他。    而这所有一切在亲眼看到赵嫣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毁灭在他眼前的时候楚钰终于认输。    他从赵嫣眼中看到了对他更甚于先帝的恨意。    他在赵嫣面前说只要赵嫣能活,他就放他回西北。    可赵嫣还能活吗?    楚钦救走的究竟是否是一具尸体?    楚钰生来就是太子,后来坐上皇位,所求所得皆在手中,这世上能赢他的只有赵嫣。    赵嫣宁愿与先帝的尸体同归于尽,都不肯再回到他身边。    皇宫于他而言是囚禁一生的牢笼。    楚钰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的时候心脏缓慢崩解,滚烫的血液一寸寸凉透四肢。    楚钰抬眸看了于小野一眼,“你倒是生一身好功夫。”    于小野躬身行礼道,“陛下谬赞。”    楚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于小野答,“于小野。”    楚钰道,“日后于小野便是守陵卫队的统领,原守陵卫队统领革职查办。另潼关太守救驾有功,翟升一级,赏万金。其余涉及此事者均交于京几查办。”    潼关太守与于小野以及诸臣一道跪地受旨。    楚钰在众人的跪拜中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讽刺。    先帝的尸体如今还在烈火中焚烧。    在一番大乱中已经无人顾及。    先帝一世枭雄,可知他死后不过八年人心已变。    楚钰走到赵茗身边抬起了他的面颊,“他们往哪里逃了?”    赵茗冷笑啐一口。    楚钰微微偏头,面无表情道,“若你不是凭借着与他的一点血缘关系,你以为你能活?”    楚钰的手指按进了赵茗身上的刀口。    赵茗全身剧烈抽搐,痛苦的面目扭曲,却咬牙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楚钰云淡风轻的收回手,慢条斯理地用绢布擦拭干净手指的血迹。    楚钰摆袖吩咐道,“放了他。”    明正源等诸位大人立在数尺外私语。    他们的声音传不到皇帝耳中,也传不到赵茗耳中。    为首的杨廷道,“放人无妨。”    明正源犹疑道,“为何?”    杨廷道,“这反贼既然是来救赵嫣,放走了他再派人跟着必定能寻到赵嫣的踪迹。便能知道赵嫣是死是活。”    众臣遂皆赞同。    楚钰如何不知他身后的一双双混浊老眼在想什么。    他放走赵茗派人跟着是想知道赵嫣究竟是生是死。    若生再从长计议,若赵嫣已死一一    楚钰双目隐陷红色。    他便让杨家人陪葬。    所幸现在这批辅政老臣并不知道刺客与西北王有关。    若是知道与西北王有关又怎么肯轻易放过赵茗?    楚钰背过身子道,“杨太傅今日也累了,与诸位大人回府罢,此后关于皇陵地宫一事诸位若再插手,休怪朕翻脸无情。”    诸位辅政大臣心知他们听从杨太傅中途派去刺客阻拦若陛下认真追究逃不得一个欺君之罪,眼下陛下只是让他们不再插手地宫一事。    更何况那赵嫣在浓烟烈火中如此之久只怕大罗神仙难救。    若放走赵茗后陛下的人尾随得到赵嫣确切已死的消息,自然皆大欢喜。    杨廷随着一众辅政跪下。    他心中暗盼赵嫣已死。    若赵嫣未死今夜一切便都做无用功。    平白惹来陛下猜忌,还赔上整个杨家。    陛下话已至此,他们始终是臣下并且已经足够逾距。    诸位辅政大臣道,“臣等告退。”    待诸位辅政大臣携府兵离开后,楚钰对潼关太守道,“留下几个人处理运送伤兵,其余闲杂人等且退下罢。”    潼关太守谦恭道,“微臣再多留千骑护驾返回宫中。”    楚钰道,“可。”    诸事既定,潼关太守领旨率援兵离开。    地宫走水,熊熊大火直冲天际烧了足足数个时辰。    直到此时才有消减的迹象。    红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