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节
第594章 赵思嘉笑了起来,“这些走在时代前沿、而且彰显身份的东西,很引人追捧。只要有门路,不说垄断,只要是能占一定份额,那想不赚钱都难。” 当然,这些行当,没有背景就别想着插手了。 不然,你做起来也很容易被人掠夺。 顾朝暮会被请去入股,一半以上是因为他有背景。另一小半才是他有钱。 于朵到了旅行社总部,让赵晓丹去安顿准婆婆,领着她四下参观。 赵思嘉看了看这个工作环境,还是苏式的园林式小别墅。外头有解放军站岗的。 估计那些来谈合作的客户,心头也会对旅行社的实力高看一眼。 嗯,别说客户,就她对准儿媳的实力也高看一眼。 于朵就直接进了办公室。 财务文件是回来述职的一个副总带回来的,用软盘拷贝的数据。 述职可以缓一步,她先看看钱有多少了。 于朵把软盘放进去,在电脑上浏览了一番。心头对外头六家旅行社的财务数据就有数了。 其实之前每个月也有数据送回来,邮寄的。 不过她都是看了个大概的数据,不像今天看得这么仔细。 看过后,于朵看看时间,伦敦那边已经上班了。 于是拿起话筒拨给老蔡,言简意赅的道:“凑40万刀汇回来。” 老蔡震惊道:“老板,要做什么啊?你这简直是在抽血啊,剩下的血液也就勉强维持海外分公司不瘫痪而已。” 银行也不可能急催着提前还贷吧。 这还了,都能去掉公司三分之一的债务了。哪有一下子抽这么狠的? 海外部分,国庆才真正整体上开始扭亏为盈呢。 也没听说国内部分要搞什么大动作啊。就为了还债? 一年期都还没到呢,而且之前说好的一年期满还两成。那还有三四个月呢。 于朵道:“你晓得澳大利亚要卖墨尔本号么?” 老蔡楞了一下,“听说了,那不是厄运号么。” 墨尔本号航母出过多起事故,所以被起了这个外号。 不是因为这些事故不至于在1982年就退役。还可以再坚持一下的。 毕竟造价那么昂贵。 “管它是不是厄运号呢。没毛病能舍得卖给咱们么?” 老蔡懂了,“咱国家要买啊?” “嗯,顾朝暮他们单位已经派了一批人出差去澳大利亚考察了。” 老中青搭配着去的,到时候各司其职。但跟着去一趟,哪怕是给老专家打杂,肯定也能学到不少。 这事儿都打明牌了,就不用再保密。 老蔡不再说什么了,只道:“行吧,我尽快给你汇回去。” 既然是这样的国之大事,那就没什么价钱可以讲了。 那就能还银行多少,先凑来还上。 不主动还,难道还等着有关领导找他老板去开座谈会么? 这还是欠的钱,又不是让捐。 提前几个月,也算是挣个表现。不然,该被人说嘴了。 毕竟当初贷出来这么多,打的旗号就是为国创汇。 结果一分钱外汇没汇回去过。 这些大道理,他一个在外交部工作过的中年人,就不用老板给他掰开了、揉碎了的讲了。 老蔡忍不住有点激动地道:“我们要搞航母了?” 他也是华国人,说到这个肯定忍不住激动。这跟当年搞两弹的意义一样的重大。 同样是给国人撑腰的国之重器啊。 于朵道:“没钱、没技术!估计暂时搞不了。就买你口中的厄运号,都要3000万刀呢。抓紧吧,既然派人去考察了,估计付钱也就是下一步的事。” “好的。”老板话都说透了,他肯定上心。 不过,这钱还没有汇回来,南疆传来一个消息:老山前线又开战了! 这个消息让家里有人当兵的人都心头一紧。 新华社报道:“五年来,越军不断地向华国境内农场、村寨、学校开枪开炮。发射各种枪弹4万余发,打死打伤我边境军民235人。迫使边民离开家园,穴居岩洞。致使31793亩土地难以耕种和管理,数十万亩橡胶无法收割。52所学校被迫停课,学生不能上学读书……边疆各族人民强烈要求边防部队严惩越南侵略者,保卫祖国领土和边疆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于朵这会儿在幸福里这边的小四合院。商哥回来了,她过来问问他走访调查的情况。 这是树上的高音喇叭在广播。 听到这段内容,于朵和商哥就停止了对话。 等这段内容说完,于朵问道:“五年来,是指从1979年3月我们从越国撤回来之后?” 不是从那时候起,哪来的五年来? 她是听说南疆一直都不安稳。之前在广州就听辛明政大哥说过。 后来顾朝晖、顾朝暮也在说。 但真不知道我们前脚撤回来,越国后脚就搞事。 那这五年为了改革开放,我们也是够隐忍的了。 商哥点头,“没错,就是从那时候起。老板,我出去抽根烟。” 他是参加过自卫还击战的老兵,为此至今走快了腿脚都还微跛。 这会儿心有所感再正常不过了。 于朵点头,“嗯,去吧。” 商哥出去,和驱车过来的狄见欢撞上。他点点头,让开路。 狄见欢自己也买了一辆上海牌的轿车。 研究生嘛,课不多。听于朵说派去调查的人回来了,便也过来看看。 快开到了,也是听到了这则广播。 她客气回应了商哥,然后走进去。 她穿的白色衬衣、再配一条微喇的牛仔裤。看得出来身材非常好。 于朵则是 直接长袖的裙子都穿上了。裙长到脚踝,就是这个季节当季穿的。 广播里还在报道:1984年4月28日,昆明军区(后并入成都军区)第14、11军等部经26天炮火准备,突然发起攻击,一举收复老山、者阴山等高地。 狄见欢道:“这次再打,怕就不是一个月的事了。” 这回不怕对方打痛、打怕,以后肯定还会不断滋扰我们边境。 于朵道:“打仗跟拿钱往水里砸也没两样了。这五年多,我们攒够钱了么?” 不过,钱不够也得上了。肯定不能让边民那么被欺负啊。 狄见欢道:“比五年前还是要好很多吧。” 商哥去的那个边远地区,确实很多学龄儿童没学可以上。 狄见欢和于朵一人出了一万,直接打到了教育局的账上。 如今的学费低,可以帮到很多小朋友了。 多的,她们也有点力有不逮。毕竟如今都还在创业阶段。 狄见欢愿意给边远地区上不起学的孩子出学费,但不肯降低英语辅导班的费用。 “学英语就是为了未来的高收入。这是两码事!” 不过她们也认可顾朝暮的看法,这事儿得靠国家力量。 接下来就是五一节了,顾朝暮还在澳大利亚没有回来。 4月30号,于朵便还是回幸福里过节。 劳动节嘛,在工人聚居的地方更有气氛。 她直接在十六号院就下车了,准备瞅瞅今年哥嫂的劳保是什么。 周成乐呵呵的往外走,见到她打个招呼,“回来啦?” 于朵点头,“是啊,你有啥好事儿?” “我买房了!有空的话,周日来吃进册宴啊。” 于朵有些惊讶,“你不是离职才两年么,就买得起房了?不是,我的意思是你之前不是说要买团结湖小区那样成套的么。” 周成骑着三轮车满大街的兜售日用商品,收入涨到了三百多一个月。 想买的肯定就不是大杂院里的一间房了。 那种十来个平方的,最便宜一两千都能买到。 他想买有厕所、自来水的套房。就于凌最开始买的那种。 如今差不多要一万一二了。 这两年他不吃不喝,肯定也没攒够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