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节
之前周日学英语,于鹏、娜娜、霍娆就在于朵和常荷住过的房间午休。 如今,于鹏和娜娜打暑期工,就只剩霍娆一个人。 她中午在京大的食堂换着地儿吃午饭,吃过回来依旧在于朵屋里午休。 高冉冉一度也想要一间房午休,被常宁不客气的挡回去了。 都不是用的‘没有空房间了’这种借口。 而是直接说的‘我这里没有你的房间’,十分不客气。 常宁是真没打算再和舅舅一家有走动。 第502章 常宁的三进四合院,前头两进都给狄见欢办辅导班了。 虽然说收了点象征性的租金吧,但狄见欢女主人的姿态还很分明的。 而第三进,有于朵的房间,还有常荷、小莲的房间。 尤其小莲都到于朵那里去上班了。 她只是常宁的远房表妹,也在这里有一个房间。哪怕常宁同样意思意思收了她房租。 但他就是不愿意给高冉冉这亲表妹一间屋。 霍娆道:“没有呢,没有人跟我过不去。欢欢阿姨待我挺和气的。” 于朵道:“我说的不是她。我说的是高冉冉,常宁的亲表妹。如果她对你怎么样,就立即告诉我或者常宁。” 高冉冉也没敢找霍娆的茬,应该是因为她和霍昭家的关系吧。 事到如今,她也该知道常宁对她们家的态度了。 高老师在国内,老母亲开口叫他去舅舅家,他还敷衍一二。 如今压根是不理会的。 霍娆点头,“嗯,我知道了。” 吃过后,霍娆坐自家司机的车回家去。 于朵的车满载而归,到幸福里十六号院把于鹏和娜娜放下去。 正好遇到杨大妈也从外头回来。 她走过来和于朵道:“朵朵,我和杨萍去一个在新华书店上班的老姐妹那里问了问。她找了些旧的《故事会》给杨萍看。我记得杨萍小时候就很喜欢看这个书,去租借小人书的地方看。只是那时候被我当成不务正业,不准她看。” 《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7月。距今已经有十八年了,还真是杨萍小的时候就有了。 于朵回忆了一下,她都跟着杨萍姐去租借小人书的书摊看过好些回书。 杨萍给人家一分钱,她看《故事会》。于朵就坐在小板凳上看小人书。 杨萍跟人家摆书摊的老头熟。于朵算是她带去的,年纪太小,不收钱。 那些小人书的封面全部都被撕下来,整齐的贴在一张大的牛皮纸上。 上头还标了数字。看中了,告诉老头想看哪本,他就给你找出来。 最开始的时候于朵甚至还不大识字,就翻看图画。后来才渐渐能看懂大概意思。 那会儿杨萍是担心自己看入迷了,忘了回家的时间。 把于朵带去,小丫头翻看完两本,时间就差不多了。 女孩子嘛,在家肯定要承担一定家务。回头被扣上逃避劳动的帽子,要挨打的。 于朵看完两本,就拉拉杨萍的袖子。两个人就结伴回 家了。 这会儿想起来,童年的记忆跟珠子一样,一串就连起来了。 于朵笑了起来,“《故事会》创刊的时候我四个月大。嗯,让她看看吧。这会儿也不用想太多,就好好准备手术的事。反正保底的法子也是有的了。” 杨大妈笑着点头,“是的。” 女儿下周做手术,如今心头是踏实多了。 她说到时候把徐阿姨给的《故事会》拿到医院病房慢慢看。 学习一下里头那些故事是怎么写的。 这个周日,再跟着于朵去英语辅导班看看。 就这两个法子都不行,她休养好了再去跟着齐欢卖衣服。 等学会了,先从批发少量做起。 路子宽了,心也就宽了。 哪怕刘五一最后扛不住压力了,她还有自己可以依靠。 看到女儿如此,杨大妈心头宽慰了许多。 等回到小四合院,常荷对于朵道:“我不太能理解你们这种‘远亲不如近邻’。” “你在资本主义国家长大,从小住的是别墅。确实没办法理解啊!没事,不用理解。这世上很多东西我们都无法理解,尊重就好。” 常荷道:“华国很少人像你这么豁达的。” 要不是于朵心宽,她们两个从小身处的环境、文化差异这么巨大,也不能如此投缘。 于朵道:“我也是富裕了,才渐渐豁达的。人家说碎银能解千愁,真的是至理名言。” 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有钱! 于朵说完笑起来,“也不单是我。你如今对华国、对华国人的态度也在渐渐变化。我们算是,双向奔赴吧。” 常荷戏谑地笑起来,一手撑在于朵身后的墙上,“既然如此,要不,咱俩试试?” 于朵楞了一下,然后道:“别闹了!” 她着实不好这口,没开放到这个地步。 常荷‘哈哈’笑起来。然后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警觉地回头望去。 原来只是过路的人。 那一瞬间,她还真有些担心是顾朝暮提着40米长大刀赶来了。 于朵以手掩面,忍不住的笑。 方才那幕被过路的邻居看到了,对方还加快了脚步走开。 要是传开,她应该不至于跳进黄河都洗不清吧。 常荷道:“哎,顾朝暮哪去了?” “跟着他老板进组打杂去了,昨晚才打了个电话过来。” 不过那电话不只一个人用,后头还有人排队呢。他也只能说了两分钟就挂断了。 听说常荷有移动电话,他说羡慕嫉妒恨。 不过这也就是说说而已。 在那种地方,哪可能让个人掌握通讯工具。 能在解放军监控下、轮着给家里打个电话,已经不得了了。 估计也因为他们只是打杂的,不掌握机密。 第二天于朵照样捎侄儿、侄女去上班。等她们下了车,赵晓丹又开车回去。 她要开车送常荷去常安那里取回她自己的车。 她开惯了车的,肯定自己有一辆更方便。 常荷给常宁说了一下,帮她留意有没有合适的四合院。 普通的房子她看不上。 常宁说有合适的他还想再买呢,不容易遇到! 这不是又过了两年么,这两年漂亮国那边都有分红汇过来。 银行直接兑换成了人民币,给他存在账户上。 不过,从分红的数量来看,常宁和于朵判断漂亮国经济这两年落到谷底了。 倒是樱花国的经济,很有腾飞的势头。 用常安的话说,‘樱花国想在经济上弑父’。 但常家有几代人的积累,有这三十多年在漂亮国的积累。所以常荷花钱还是比较自在的。 更何况,她除了买了一辆樱花国的汽车来开,在华国主要就是买房子。 香港整整五套电梯房收租。 如今北京成了常住地、又看上四合院的稀缺型,想趁价格低买套四合院。 于朵进了办公室,就在门口坐下了。 这分明是要抓迟到的架势! 已经到岗的众人纷纷庆幸自己今天到的早。 于朵看她们一个个噤若寒蝉的,笑道:“还没到点呢,你们要聊天的尽管聊天。要吃早餐的收拾干净,别招了耗子就成。” 众人笑笑,慢慢放开了些。有人去迷你的茶水间倒了杯咖啡来喝。 娜娜这会儿就进去用咖啡机煮咖啡去了。 账上有钱之后,于朵拿着配的外汇券去友谊商店买了一台咖啡机。 华侨公寓这边有不少人家里有咖啡机,她也是跟着赶一下时髦。 这让员工感觉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