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节
而且,还得有工业票才能买到。 朱爸爸是当初平反,特地给女儿要的工业票做赔偿。又凑够180块才买到的。 毕竟是生产工具,不然也不能这么舍得。 这会儿关大爷让商嫂子也像朱雪那样弄个两平米的小门面。 商哥不由得便是心头一动。 哪怕是价格不高,单价就几分钱。但可以积少成多! 如果真的能卖得动也不错。 于朵无所谓,反正就两平米。而且还是从陈哥和商哥住的房间分出去的。 她道:“如果你们要租,那就自己动手修葺来隔一下。还是老规矩,不能破坏了整体风格。就都五块钱一个月吧。” 商哥道:“我们还要借用厨房的。” “没事,用吧。还是五块钱就够了,本来朱雪给的就是高价。” 第486章 机械厂肯定是有食堂的,毕竟是万人大厂。 但住外头的人,懒得走太远,也会愿意就在这外头小摊子上就近买来吃。 只要味道可以,造型上再下些功夫,价格也不贵就好。 于朵道:“做来卖的,可以做小一点。嫂 子你做得太实在了!你先单做馒头,三分钱一个,五分钱两个。回头生意起来了,再做肉包子。厨房里有秤,要做得一样大小才好。” 商嫂子点头,“好的。就是,早上得起得比较早。可能会吵到你们。” 做馒头得一早就起来。 于朵道:“西厢平时没住人,你动作轻点不会吵到的。” 她挺乐意让商哥能安心在这里做事的。 回头大家伙早上都可以吃馒头。不想吃了再自己做别的。 吃了多少个,记个数,一个月一结。 关大爷道:“你会做寿桃么?回头我订做一百单八个。” 到时候小博满百日,摆出来招待客人挺好的。 商哥点头,“她会,她手可巧了。” “行,那我儿子百日宴,你们卖完早上那茬,带着蒸笼过来我家做。” 这生意于朵照顾不了,她下个月的生日宴是全部包给秦东野的俱乐部了。 反正商嫂子的面点做得不错的话,勤快些一天赚个三块钱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这一片住的人还是挺多的,而且相对来说大都是在厂里上班,有收入的。 如果之后人气上来,再增加些品种,一个月挣一百出头应该不太难。 商嫂子没想到刚来就找到生计了。 听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心头也有点激动。 商哥和陈哥已经有一回经验了。便拎着灰桶、砍刀,再把水泥、河沙等弄上,又出去干上了。 回头再弄一个和朱雪的门一样的门安上就好。 顾朝暮开车过来吃晚饭的时候,他们才刚收工。 他惊讶的探头出来,“又租出去了?” 按说于朵不差钱,尤其是不差这样的小钱。不至于又急公好义的租出去了吧? 商哥抬起头,“小老板说租给我媳妇儿卖早点。” 顾朝暮点头,“可以、可以。” 他进去把车停下,就看到庭院里飘扬着两张尿布。屋里还有小婴儿咿咿呀呀的声音传出来。 刚才梅姨和关大爷正想带着关闻博回去,小家伙拉了。 于朵肯定让赶紧给换啊,别捂着。又不是别处! 他们把这么小的儿子带着过来玩耍,确实也没把于朵当外人。 干净尿布和裤子也是有带的。 于是便在有地龙的屋子里,用热水洗涮了下小屁屁,换了干净尿布。 然后让跟过来的小保姆把尿布洗了、晾上。 这会儿小家伙刚吃了neinei,正躺在婴儿车里玩。 顾朝暮进去看到于朵拿着拨浪鼓正在逗,关大爷和梅姨笑嘻嘻的坐在一旁。 他赶紧招呼人,“关大爷、梅姨——” 梅姨含笑点头,关大爷道:“又有人在问你的迷你收音机了。北京几时上架?” 他平常往来的人,买一台收音机还是没什么压力的。 成天看到他拿着个小的显摆,肯定不忿得很啊。 顾朝暮道:“就这两天就可以开始铺货了。我之前也是担心贸然铺货,然后又断货。那还不如缓一缓。” 关大爷点头,“确实是这样。” 晚间就大家一起留在这边吃饭,商嫂子午休后帮着赵晓丹做的。 于朵给三个退伍兵安排了一下。 三个人在看家护院或者当司机、陪练的基本职责之外,打扫、做饭的事儿是排了个班轮着来的。 等吃过了,陈哥开于朵的车把关大爷他们四个人送回家去。 顾朝暮则送于朵回学校上晚自习。她要下周六晚上才回家了。 第二天商嫂子的生意就开张了。 开张生意没做太多,就蒸了三笼馒头。早上六点半开门,还放了一挂鞭炮。 到八点,陆陆续续卖出去一笼多。 剩下的半笼她放在小门面里继续卖。陈哥、赵晓丹或者朱雪都能帮着收钱。 然后她和商哥用昨天做的小推车,推着另一笼去厂医院门口卖。 商哥就今天陪她过来。省得有谁不知道她是谁,欺负她是新来的。 如今这一片都知道于朵那里的三个退伍兵都是狠角色。 她自己,那就更是狠角色了。 商哥还和卖鸡蛋的邱老爹、卖藕粉的邱老娘打了个招呼。 毕竟是小老板家的亲戚。 然后他就回去了。 他是被雇来看家护院的,工作期间肯定不能就在这儿陪着自己媳妇儿卖馒头。 不过今天的效果还可以。等以后有口碑了,人气起来,应该能卖得更多。 等他走远了,邱老娘小声嘀咕,“她卖上馒头了,肯定要影响我的生意。” 吃藕粉的人,也有点填肚子的意思。 馒头比冲好的藕粉便宜些。 邱老爹道:“这儿是厂医院门口,又不是咱们的地盘。自然是想来的人都能来。你可别犯糊涂得罪于朵啊!新梅如今都得捧着她才行。” 邱老娘道:“新梅和于承简直脑子进水了。那钱攒起来去买房子多好啊!送一个孩子去学英语,一年九个月就要500块。不然一年攒一千块,两年都能买个单间了。” 是,小孩子要送去读书。但正经去学校读书,一学期才十几块钱。 邱老爹道:“你知道什么。于朵那里的英语导游,一个月就要挣上千。学英语的投资才是最划算的。” “一、一千?那让新梅去啊。” “她又不会说英语。让于鹏教她,她都说不周全。听说等于鹏考上初中,暑假就可以实习带团了。他小姑给他规划的路子,错不了。” 再怎么样,于朵肯定还是会顾着于家人的。 尤其这个侄儿还是她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 真要能独立带团了,就算童工打个对折,一个月也有五百!何况于朵应该不至于这么狠。 反正于鹏长得高,这会儿都要一米六了。他去勤工俭学完全没问题。 于鹏是他亲外孙。于鹏有好前程,邱老爹也是乐见的。 如果真的能通过学英语,一个月挣到几百块。邱老爹真觉得挺好。 那投入的学费就算是没有白花。 确实如邱老娘所料,馒头更经济实惠。而且商嫂子的小推车是带了小炉子的,一直保持着温度。 所以,商嫂子的馒头比她的藕粉好卖许多。 但做馒头其实比冲藕粉辛苦多了。尤其是需要日日早起。 这样一来,她的藕粉就没平时卖得好。 如果不是顾忌于朵,她估计真要指桑骂槐,或者干出泼水到商嫂子摊子前的事了。 但还是忍不住道:“年纪轻轻的,做什么不好?跑来跟我个老太婆抢生意!” 商嫂子十点不到就卖完回去了。 听说家里的不到九点就卖完了。她决定明天再早半个小时起来,做四笼馒头来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