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节
《婚姻法》规定法定结婚年龄变成男22周岁、女20周岁,各推迟两年。并且,大学生上学期间不能再领证结婚了。 十亿人口了嘛,要有所控制。 这一次倒是没有强制计划生育,不过估计也不远了。 于朵对常宁道:“你25了,大学再读三年才毕业。彻头彻尾的晚婚晚育啊。” 难怪当初干妈着急啊! 如今已经有现成的儿媳妇人选,想结婚三年后就可以。倒是不急了! 常宁道:“我们班上还有几个30出头的老大哥、老大姐。幸好已经领证了,没有卡在这里。”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这个只和常安、常乐有关系,暂时可以不用管。 《个人所得税法》,倒是和很多人都息息相关。 于朵看着条例,“关大爷,你也得交税了。” 关大爷挑眉,“我交什么税啊?” 于朵拿报纸给他看,“财产租赁所得也要交税,看到没有?你别忘了啊,不然回头小心因为偷税漏税进去了。” 又看了看,“股息所得也要交税,我也不能忘了。” 这只是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也是要交税的。 而且财产租赁所得和股息所得的税率都还挺高。 戴着老花镜的关大爷抬头和于朵对视一眼,“20%?” 这税率好高啊! 于朵脸色都变了。那她一个月拿十万分红的话,得交两万啊! 哎呦我的妈啊! 今天是周日,大家都没什么事。 这会儿就聚在关大爷院子里学习大会精神。 于朵道:“哦,关大爷,你暂时还不用交。这里还有个月起征线,800起征,800以内的不用交。我的属于高于4000的,扣除20%再征。” 还好,还有个扣除的比例,十万只需要交16000。 总是要少交一点啊。 常宁道:“关大爷一个月收租小三百不用交,我得交。我够800的门槛了。” 他那个用来出租的五进大杂院,比关大爷这里可大多了。 于朵道:“我都差点忘了你还有个大院子收租呢。” 她估计常宁自己都经常忘了收租这事儿。 还好当初是委托给里头的老住户,也就是当年常家留下看房子的人了。 关大爷点头,“那还好,还有个起征点。那这就是劫富济贫了啊!于小二,你怕是只办个小摊子的营业执照不行了。你生意做得还蛮大,估计得去申请成立个贸易公司。既然这次开大会专门颁布税法,接下来肯定会狠抓偷税漏税的。你可别撞到刀口上了!” 于凌垂头丧气点点头,“该交就交吧。不然还能咋地?” 就是要交好多啊!她的算经营所得,一个月要交大几千了! 她的小轿车,还是缓缓吧。 新华国成立31年,针对个人的税收,因为大家收入水平低,实际上一直没有征收过。 这算是头一回。 不过这每月800起征,其实绝大多数人还是不用交。 于承也在一旁,他也是来学习会议精神的。 “哦,800起征,没我们工人阶级什么事。” 周成也过来了,“没听关大爷说么,劫富济贫啊。” 看于朵和于凌都一副如丧考妣的样子,估计要交的不少。 嗯,她俩本来就死了爹妈,这么说就无所谓了。 旁边也凑过来听的住户也露出笑容,劫富济贫好啊! 不过,关大爷这样跷着脚收租的也得800起征啊。 关大爷道:“你们差不多一点。每月800都没有的,那跟富裕不沾边。你们仇富也不能仇到我老人家头上。” 于凌和于朵看他一眼,你暗搓搓搞的古董生意一个月进账何止800? 不过,古董生意还是非法的。所以她们肯定也不会宣之于口。 程姑姑道:“一个月要是有800,那一年就成万元户了。” 众人碍着于家姐妹和常宁在场,没说出口。但表情都是‘那是该交税了啊’。 于朵道:“估计接下来营业执照、收税这就都要正规起来了。之前冒险下海不交税的红利期彻底过去了。” 她一个月都要交这么多,估着顾朝暮更多啊。 贸易厂的生意也老好了。他一个人占了七成。 其他二百多退伍兵股东需要交税的人就比较少了。 第439章 要交那么高的个人所得税,这真的是让人有些沮丧。 但正如于凌说的,‘不然还能咋地?’ 而且关大爷说得没错,既然都上升到特地开个大会、出台税法的高度了。 接下来肯定要狠抓偷税漏税的。 和于朵之前预料的也没差,国库空虚肯定要收商税。 但她只想到了经营税。个人税,新华国一直都没收过。 这么一来,真的是劫富济贫。 哦不,用官方语言来说,是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 如今这个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也是社会治安不好的一个导火索。 《个人所得税法》出台,除了他们这些利益受损的、先富起来的这部分人。 十亿人口的99.99%应该都是喜闻乐见的。 又不能对抗,那就只有接受了。 于朵想一想就肉痛,相当于一年要交二十万个人所得税。 还有经营所得,估摸又是几十万。一年要少掉四成收入! 是时候约霍先生和车队的人出来聊聊了。 几个人说话间看到有人在第一进搬东西出去。 再看关大爷乐呵呵的,于朵问道:“这是不租了?” 关大爷点头,“是啊,他们儿子、媳妇的单位分了个筒子楼的单间。说是有30平方,隔一隔住得下。双职工家庭,让他们过去给看孩子、买菜做饭。又嫌我每年一个平方要涨五毛钱,就不租了。正好,回头收拾出来让你程姑姑和保姆去住。不然以后小朋友生出来,连个自己的房间都没有。” 关大爷本心是一点不想当这个房东大爷的。 但是房子退还的时候,街道办宣讲了政策:他无权不租给原本租住着的这些人。 不过他有权涨房租。 如今物价在上涨,一年他一个平方涨五毛钱。 相当于一年能多收一百多。 所以,有人主动不租了,他巴不得。什么时候说一声就可以直接搬。 也不打算再往外租。 虽然和他们夫妻住的不是在一进,但前后进的跨脚就进出了。 这下他总算是又收回了1/12的房产。 大家只是聚在这里聊聊天。等把报纸上刊登的会议精神都过了一遍就散了,各回各家。 于朵和常宁回废品站那边,于凌带着诚诚也跟着一道过去了。 废品站的卫浴已经改建好了,以后这里留宿的员工不用再跑去公厕排队。 虽然在院子里也经常要排队,毕竟就一个坑位,住了有七个人呢! 但总好过大老远跑去公厕了。 庭院里在收废品,他们三个大人就在于朵房间后那个几平米的小花园坐着。 诚诚跑去看宋河称秤去了。 于凌道:“感觉你在娘家附近买个院子挺好的,回来找人聊天也方便。” 常宁失笑,“娘家?她也没婆家啊。” 他今天难得休息,但狄见欢在忙活她的周末辅导班。 他上午闲着也是闲着,就跟着昨天过去上家教课留宿的于朵一起过来了。 不然,于朵就会自己把他的车开回来。 来都来了,就在这儿蹭饭吃啊。王大妈都快做好了。 他俩下午还有安排。 于凌抬手拍了下脑门,“我想成我自己了。我在那边,幸好还有王铮和月月,还有耿瞻两口子比较熟。但团结湖小区的人因为调动,时不时就有人来来去去的。还是这种万人大厂,几十年都是这些老街坊一起住。” 于朵笑了起来,“之前仇富,想沾光不成就造你谣的也是这一片的人啊。” 于凌也觉得好笑,但最后还是道:“但我是这一片土生土长的,就还是觉得这里比较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