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节
去镇上的医院,承担不起。真得了大病,大多也就是拉回来,顺其自然。 他们以前也跟顾老将军打过秋风,尤其饿肚子那三年。但顾老将军不在了。 而且,不能一直就投亲靠友的吧。 县委的朱书记问道:“小顾,这事儿是你大伯、你父亲挑头还是怎样?” “顾家只有我在做生意,他们全都是端铁饭碗、拿工资的。所以捐款、发养老钱也好、想把老家土特产运去北京卖也好,都是我一个人的主意。我伯伯和姑姑,应该是不赞同我的决定的。我爸倒是挺支持,他辖下的地区已经有货运到京城,已经在叫卖了。” “哦,你爸的辖区已经走先一步了啊?不是听说你在京大读书么?你爷爷电话里说起你,可得意了。” 顾朝暮笑道:“是在京大读书,不过去年回城我开了个收音机厂。去年底的时候,还让人检举揭发了,说我雇工。幸好邓公说看两年再说。如今我又办了个集体所有制的贸易厂。里头除了我,还有两百来个退伍兵也都是股东。” 他下巴朝成哥微抬,“成哥就是其中之一。” 成哥点头,“对,我也有股份的。我们的生意在北京各大小市场还不错。” 虽然只有千分之一的股份,但大小也是股东啊。 第一次从小顾他爸那里进的货,成本价一共三十六万。 已经卖出去一成半,估摸一周能卖完。 再算上前期进货、运货,他们付出的时间大概就是十天。 初步估算,交完税、刨开一切开销,第一次的净利润大概在五万左右。 他作为股东能分到五十块。 但同时他们还在做义乌那边的生意,十来天估计也是二三十块进账。 同时义乌的生意他还是采购,可以分到十到十五块。 这职务工资,是从顾朝暮的分红里拨出来的。 两百个退伍兵,只要做事的,都能按贡献分到一份。 另外还有小顾老家、革命老区的生意陆陆续续也要展开。 这靠的都是小顾拿出来了二十多万,靠他爸那边货款只需要预付三成。 不然,根本不可能规模化经营。 之前那批人自己从义乌进货回来卖,就没这么大的利润。 如今进货多了,还能压价呢。 所以小顾按比例占七成出头是应该的。 (顾朝暮51%,退伍兵加起来20%,他本就占了七成。剩下29%,目前还没主。) 而他们每个人的回报,也远高于如今四十左右的人均月收入的。 以成哥为例,十来天他能拿到90块。一个月差不多有200多块进账。 而其他人,就算只是出去摆摊的,一个月也能挣到180块左右。 供货的老百姓,也拿到了数倍于往年的收入。 押货的解放军肯定不能收钱。那性质就变了。 但得了好处的当地百姓,捐资给部队建设是说得过去的。 如今军费开支因为没钱,基本的军需都保障不了。发个津贴有时候都拖欠着。 这下就补上了。 还不怎么成建制的税务部门也收到了一笔不菲的税收,可以充入国库。 可谓是皆大欢喜! 当地干部听到顾朝暮说他被举报雇工,都吃了一惊。 听到这贸易厂是集体的才松口气。 他们如果要想把特产从山里运出去卖,只用和贸易厂打交道。 而且,他自己老子都在搞。 另外,小岗村那十八个村干部的事迹如今也是传遍华夏了。 万副总理因为包产到户搞得好,升职去了中央的事,更是家喻户晓。 老百姓众口一词的一句‘要吃米、找万里’,这是多高的荣誉啊。 最后,老爷子老家的村、镇、县的干部心一横,干了。 顾朝暮道:“你们得组织村民把货运到火车站,我派人到火车站来接货。” 估计平时还行,现有的牛车组织起来,不够附近村子再去租借嘛。 但下雨天同样面临泥巴路难走的困境。 也得修路啊!至少是石子路。 这些就是干部们的事了。他只管在火车站接货。 “可是小暮,这一路进京怕是不太平啊!” 顾朝暮道:“货我接手了,就算是我的。定金三成现场就给,后续七成三个月内付清。 我刚不说了么,我厂里有两百个退伍兵股东。除了留在北京摆摊卖货的,自然还有分赴各地接货、一路押运进京的。嗯,我厂里还缺人呢,而且缺的是股东。如果有踏实肯干的年轻人,愿意跟着我去谋前程,只要你们这里安排妥当了,我也可以收。” 介绍信什么的,本来就是在座这些人在管着。 众人一听,基本还是靠谱的。 而且,这是出身本乡本土的老将军最疼爱的孙子、京大的高材生。 进京参加追悼会的人也认得他就是本尊。 他再怎么也不可能特地回来骗乡里乡亲的吧。老顾家的祖坟还在这里呢。 再说,他也不能给他爷爷脸上抹黑啊! 顾朝暮放松身心的在老家住了一周,期间收到让财务汇过来的六万块。 这是要当定金预付给村里的。不足的货源附近的几个村子会补足。 随着货物采购得差不多了,又随货车来了二十个身强力壮的退伍兵准备押运货物进京。 前期顾朝暮是没掏钱的,是各个村的村干部打的白条。 说好了,货运到火车站他才预付三成。 回头大家拿着白条先到村干部处领三成的货款。三个月后再领七成尾款。 第426章 这个事情在进行中的时候,也有电话打到了南京军区,顾占木家。 他之前给了联系方式的嘛。 石锦接起电话听到是公爹老家那边的人,便递给了顾占木。 只当是要打秋风的。 而且还看了他一眼,示意能帮则帮,不能帮就算了。 千万不要打肿脸充胖子。 更不能帮了这一个,回头来一群。 顾占木一开始也以为是找他帮忙的。 准备能搭把手的,就搭把手。 老家的人,这些年还是很不错的。不是三年饿肚子、要饿死人那段时期,也没找过老头子。 人家也是不爱开口求人的。 结果一听,是来问他是不是真的不赞同顾朝暮帮大家伙儿把特产运到北京去卖。 政策现在不是允许自由买卖生活用品了么。 顾占木惊讶地道:“他回老家去了?” 他完全不知道,这小子还真是能跑啊。 去年暑假跑去喀喇昆仑,为了救几个陷于暴风雪的牧民差点死在5000米海拔的山上。 今年寒假飞去了东京开眼界。这暑假又奔老爷子的老家去了。 别说,有钱真挺好的,说走就走! 他都有几分羡慕了。 两边通话了两三分钟,最后顾占木道:“我确实不赞同。不过这事儿吧,你们没事。万一有事,也是他有事。他是成年人了,能对自己做的事负责就行。” 乡亲们只是把特产卖给来收购的商人,如今这是完全可以的。 就算是那十年,赶集的时候把家里吃不完、用不完的特产背到集市交换、偷着买卖,革委会也没谁上纲上线。 总不能让自己太招人恨了。 如今有投机倒把嫌疑的,也只是小暮他们一干人等而已。 这小子是往那条道上越走越远了啊! 去年开那个收音机厂算是质变。而且他都被举报了,也付出了代价。 说是再看两年,但今年企业法人的营业执照就可以办理了。 他现在是名正言顺的纳税人,单凭这一点就是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他的胆子自然也就越来越大了。 如今再整个贸易厂,对他来说只是量变而已。而且,他这回还搞的是集体所有制的厂。 又解决了部分不好安置的退伍兵的工作岗位。 还带动了地区经济、山村经济的发展。不说远了,至少参与其中的老百姓是实打实的创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