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节
“当时是服装厂的人听到消息。跟我相熟的车间主任派人用装货的三轮车,把我送到了附近诊所包扎,然后送回了家。我就住公安局宿舍嘛,报警很方便。录了口供回来,我出钱请了隔壁的老太太给我送饭、洗衣服、煲汤。” “那还算好的。不过人地生疏的,你这也多有不便啊。” 于凌道:“等结的痂脱落,我就准备回北京的。我去托常乐给我开一张买机票的介绍信。” 如今火车上依然不太平,她还是坐飞机吧。 小妹说得不错,人地生疏的,又受了伤,身边连个亲人都没有,实在不是个滋味。 好在她还有钱,如果连钱都没有了,邻居也不可能照顾她这么多天。 就感觉,还是好凄凉啊! 真的,这种时候就特别想回北京。 哪怕大哥那里已经没她的房间了,至少北京还是故乡,还有亲人在。 于朵道:“那你回来吧。我这里是租的套二的房子,小的那间给保姆黄姐住。你来了也可以住得下,就在我房间里加一张钢丝床。可以让黄姐捎带手的照顾你。” “我都能坐飞机回去了,倒也不用人照顾。嗯,我到你那里借住一段时间。回头团结湖小区有合适的房子,我就买下来。” “可以的。” 于朵把户口簿拿回去还给大哥的时候,就提了一下二姐被抢劫的事。 她这会儿也觉得顾二哥让她去学散打,挺有用的。 至少别人拽她的包,不至于把她连带着拽得摔趴到地上那么惨。 如果真遇上劫道的,她会选择把钱都给对方。 除非他们还要劫别的,那就是检验她这一个多月学习成果的时候了。 她随身是带了一根迷你电棒防身的。 而且从来不往僻静地方去。 不过,二姐也是大白天走在大路上出的事,她以后出入得更小心些。 好在,飞车党一般不抢书包。 于承蹙眉,“那她没事儿吧?” “说是没什么大事,请了邻居老头太顺手照看。过几天应该就回来了。” 于承道:“她是不是在广州跟着人家学赶时髦了?穿戴得就是个有钱人的样子,那飞车党盯上她也正常。” 于朵道:“不清楚,我也很久没见过她了。” 不过,买个一百多的包背着,可能确实比以前时髦了。 于凌十二月中旬飞回来的,于朵让刘哥开车去接的她。 “我就搭你旅行社来接旅客的车回来不行么?” 于朵道:“我那商务车十一个位置,一个司机、一个导游,剩下九个全是客人。你坐一个位置,我就要少一个客人。你怎么还是这么舍不得花钱啊?我请你,行了吧?” 打黑的要给往返价,因为如今舍得坐黑的去机场的人依然是不多的。 还要尽着于凌飞机降落的时间。 所以,刘哥就是为了接她跑个来回。 不过,哪怕是往返价也才10块钱,坐那么远呢。 二姐在广州为了节约打的的钱,被抢了200多,又摔了下狠的,还没受到教训啊? 她如今肯定都挣大几千一个月了,还这么节约? 于凌道:“我不用占位子。我站着,或者上头摆根小板凳给我坐就成。” 于朵断然拒绝,“不行,显得我的旅行社不专业。二姐,你这个消费观念该改改了。你这简直还停留在炒菜不放油,就拿块油布抹抹锅底那个阶段。” 她为了让旅行社显得上档次,租了华侨公寓的房子做办公室,拉了电话响。甚至租的车辆都是很新的,哪怕是合作的黑面包车。 肯定要让客人觉得旅行社专业、上档次,才能收人家服务费啊。 于凌道:“没那么夸张啊!而且,我不是要攒钱买房子么。” “买房子对如今的你来说,是很大的事么?别说团结湖小区,就是华侨公寓,你不吃不喝半年也买得起一套。钱是挣来花的!” 至于团结湖小区,一个月都能买得起一套啊 。 于凌想了想,“好吧、好吧,我打黑的,不用你请。” 不得不承认,打的真的是很方便。省了等候的时间,也不用拖着那么多行李走老远去坐公交车。 于凌下午四点多到的x中后门附近,刘哥直接把她在黄姐摊子附近放下的。 于凌付了张大团结,下车绕到车后打开后备箱,取出两个大号的行李箱。 黄姐看到她,赶紧和王老师女儿交代了一声就迎上去,帮忙接下一个行李箱。 “于凌,这边走。”之前于朵升学宴,她们见过的。 于凌看看那个拌凉菜卖的小车摊,惊讶的道:“黄姐,这是你的摊子啊?” “是啊,小老板人很好,允许我趁空闲时间来摆个摊,挣点外快。” 于凌道:“那你忙得过来么?我这好像给你添麻烦来了。” “哪里话啊,替小老板好好服务才是我的本职工作。你变化好大啊!” 这穿的羊绒大衣、靴子,瞧着都很贵的样子。就是这两个行李箱,看起来也不便宜。 于凌道:“我卖衣服的嘛,自己肯定得好好穿搭。” 她一进屋就吓了一跳,都用上柜式空调了。这很贵吧? “这于朵买的?” “是她干妈买的。” 于凌挑眉,根据她对于朵的了解,应该不会收高老师这么贵重的东西。 买买衣服、自行车那些,她收就收了。 但空调,不可能!估计只是对外这么说的。 也太舍得了吧! 不过,有空调制暖真舒服啊。 她刚从广州回来,虽然穿了不少,还真有点冻到了。 之前在车租车上,她都是缩成一团的。 等于朵从俱乐部回来,于凌已经洗过澡换上灰色的家居毛衣了。 现在屋里很温暖、舒适,室温保持在18度。所以她这会儿只穿一件毛衣都可以。 于朵推门进来,叫了声‘二姐’。脱掉厚衣服挂在门口,上下打量了于凌一番。 确实感觉变时髦了,发型变了、穿着也变了,就现在身上这件家居毛衣看着也挺时尚。 而且,好像变年轻了。尤其是和去年刚回来的时候相比。 嗯,二姐从插队的西北农村回来,刚好一年呢。 “没事了?” 于凌点头,“嗯,行动自如了。你这空调还是进口货啊?” 于朵道:“实话实说,如今还是进口货用着更舒服些。” 有国产空调,1973年就有春兰空调了。但这才几年,技术还很不成熟。 她自己就是卖电器的,让人进货的时候看了下,进货的地方就有进口空调,便捎带了五台回来。 不是为了卖,她自己一台、常宁、常安、顾朝暮还有关大爷,这就分完了。 干妈还说如果不是过几天她就要跟着干爹出国,也打算买一台来用。 嗯,肯定不便宜,国内的技术基本还只能制冷。 一台花了8000多,这还是批发价。 所以,于朵没指望卖这个。现在买得起的凤毛麟角。但她有让钱小南挂个牌子在门口:可以代购空调。 于朵就是问了问买得起的熟人,要不要凑个起批家。最低就五台起批。 于朵故意说给于凌听,“关大爷都用上了,虽然着实有些不舍得钱。” 关大爷说他前两年让冷惨了,差一点以为自己熬不过来。如今买来是两个人用,感觉划算多了。 于凌问了价格吓一大跳,“你也太舍得了。那关大爷也用得起啊?” 就这么一个立柜大小的空调机,这么贵!买进口彩电都能买两台了。 “关大爷是分期付款,他是舍得花钱的。” 于朵估着老头子给人做鉴定,一年差不多也能挣万把块,收房租还能收2000。 不过现在确实一下子拿不出来,先给了3000。 于凌道:“他还真是纨绔作风不改啊。” 她说完盯着妹妹看了看,于朵一身衣服看得出来质地很好,但不显山、不露水的。 还是比较的符合学生形象,顶多就是家境优越的学生而已。高敏给她置办的时候,还是很注意的。 于凌道:“你这就是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吧?” 于朵道:“没,其实我也挺舍不得。这也是我除了买车以外,最大的一笔开销。但想了想,早买早享受嘛。我也不想像往年一样苦捱着,那样显得我挣钱都没意义了。这么一台,整个屋子都覆盖到了。” 她最大的三笔消费:买车、买空调,拉电话线。这三样加起来一共花了三万。买车和拉电话线,她都只出了个大头。 不过,她不在家的时候黄姐是没开空调的。她说太耗电了,省得有人来蹭空掉,坐下半天不走。 这会儿开着,应该是二姐在的缘故。 于凌道:“不是说以后北京要集体供暖么?那你这也太浪费了。”这个风声之前一段时间就出来了。 “我能用几年用几年啊,哪怕只能用今年呢。而且我听说集体供暖主要针对楼房。我以后是打算买四合院的,可以直接搬过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