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节
这个听说还要考的。他回头就托人去打听一下。 于朵对宋河道:“我不在家的时候,看顾好关大爷。” 吴珍毕竟是女的,有些时候、有些地方不那么方便。 “放心吧,老板。有事儿只要关大爷招呼一声,我立即带人过来。我给那两个送货员还有钱小南也都打了招呼的。他们就住在一个大杂院里,平时上心些就是了。” 于朵想了想,对宋河道:“你过来!” 宋河便凑到了她跟前,微微弓着身子。 “关大爷还想留个后。回头要是有人给介绍,或者有人毛遂自荐,我又不在的话,你多长个心眼。” 这种事也确实是交代给宋河这样结过婚的人更合适。 吴珍自己还是个大姑娘呢,她也不知道该怎么管吧。 而且她如果帮关大爷把事情挡回去,那些人肯定会说难听话。 搞不好污蔑她也想嫁给关大爷,贪图他的财产。 宋河楞了下,很快反应过来。 他要是有关大爷这个身家,又是孑然一身,也肯定想再找个年轻漂亮的女的、生个儿子。 别说,可能真的不难找。 回头孩子生下来 可就是北京户口了。还能继承一栋两进的四合院,还有古董那些。 没准五十多岁的关大爷还会变成香饽饽呢。 不过他的目标人选很明确:得还能生孩子的。 那年轻太大了的就不合适了,这又不是找老伴。 得是三十岁以下的最好啊。 但明摆着奔利益来的女人,怎么也得在其中挑一个相对老实的。 不然,后患无穷! “小老板,我会上心的。有什么情况,我也会及时通报你。” 于朵这才点点头,抱着盒子朝黑的走过去。 今天不得空去看电器行了,晚一点师兄他们的飞机就要降落。 刚才她让宋河把给贺山和钱小南的伴手礼也捎带了过去。 宋河赶紧上前给她把后座的车门拉开。 今天已经是8月25日了。 中午常宁、常荷、常乐还有常三叔、常三婶会分别从广州、香港飞过来。 常宁没有绿卡,过不去香港。 然后常乐打算就在广州投资修一个成衣厂,他也没有过去。 这个成衣厂就是他们在广州几天的一个成果。 前期预备投资100万人民币,计划先招收300名工人。 他到时候在国外接单,直接出口创汇。 也算是给他们接风的那两个单位都不用失望了。 常乐这几天都在常宁陪同下,在和招商投资的部门谈用地、税收等方面的条件。 谈判嘛,这个肯定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 尤其常乐也算是最早一批回来投资的华侨,没什么先例可以借鉴。 所以还在慢慢谈,这一趟常乐也一起回北京。 这个厂他不是一定要设在广州的。只是看中了那里是个码头,走海运很方便。 他回北京喝常宁的升学宴,也算是给那边施加点压力。 这个厂也可以建在北京嘛,从天津出海也挺方便的。 香港常乐是早就去过的了,而且去过很多趟。当年他还站在香港朝大陆远眺过。 他们一家拿着绿卡,要过去香港很方便。 但那会儿还没到1972年,华侨回不来。 后来打听到二叔父子在东北大农场劳动改造的消息,也就不想回来了。 至于现在,他一多半是看上了华国的廉价劳动力、政策扶持力度。而且可以满足长辈为祖国做贡献的夙愿。 至于常三叔和常三婶,除了陪女儿一起过去看看投资项目,主要是过去购物的。 即便是北京、广州的友谊商店,也满足不了他们的购物需求。 还是香港更好,购物天堂嘛。 两趟航班降落的时间差不多,这样方便来接飞机。 不过因为旅行社的两辆车都出去带团了,高老师只能是自家的车派了出来,然后把狄家的车也借了出来。 两辆小轿车倒也够坐了。她没想过用她哥的车。 于朵回到常家吃午饭。 她说关大爷的四合院已经发还,还直接贴了通知一个房间涨一块钱房租。 师丈不由笑道:“这个主意不错,一下子就把房主的身份坐实了,而且得到了全体房客的承认。以后可以借鉴一下。” 于朵眼睛一亮,常家的老宅可以拿回来了? 她一直在想这个事儿可以怎么操作呢。 那几天她带着常平、常安骑着自行车,在什么史家胡同之类的地方转悠的时候。 听常平说常大伯和师丈一起去协和看了被师丈安排住院的老肖头。 他家儿孙是真的让他在家等死。 现在被救出来治疗,又能活下去了,肯定还是感激的。 师丈笑着点头,“应该国庆之后能拿回来吧,比关老哥的慢一步。” 他看于朵很想知道他是怎么操作的样子,便给她细细讲了起来。 这小丫头倒真是能学到他几分的,他也就不吝于教导她。 毕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也是一桩乐事。 只以情动人肯定是不够的。 毕竟那么一栋五进的大四合院,即便以现在的市场价看,也价值几万了。 老肖头未必不想装糊涂留给自己的儿孙。 哪怕他们弃他于不顾,让他在自己床上瘫着等死。 但是,师丈还把当年给他办房产证的办事员都找到了。 当然,经过了快30年,当年的年轻小伙子已经离休两年。 幸好哦,幸好他根正苗红,也没遇上小人故意陷害,那十年都没有出状况。 老肖头当年倒是没有要占了东家房子的念头。 他还和办事员说了那房子他只是代东家一家看守。那会儿他以为东家一家很快会回国来。 后来房子直接被政府分给无家可归的人住,常家的人也一直没有露面。 然后之前居委会的人说是让他找齐证件,到时候把房子收回。 在儿孙撺掇下,他也就渐渐生了贪念。 当年那办事员还把老肖头只是替东家看房子的,当附加说明登记在案。 嗯,经过那十年这些文案当然都找不到了。那十年丢了很多文字档案。 第238章 但可喜办事员经过一再提醒,想起了这茬事。 他写了一纸证明,愿意为这件事作证。 房管局再在那附近走访,也确认了房子是刚从海外回国的华侨常家的老宅。 事涉预备投资的华侨,这件事就好办了许多。 眼见有了证人,房管局也出面了。 老肖头终于答应把房子过户还给常家。 就过到师丈名下,也只有他这一房是常居华国的嘛。 相应的,师丈也许诺给他3400块钱,答谢他三十四年的辛苦。 老肖头有了这笔钱,剩下的日子就准备把钱的大头存银行、吃利息。 不到要走的那天,这钱都不会再拿出来分。 不然不孝儿孙们会做出什么事来,他这次算是体验到了。 师丈道:“处在我这个样的位置,最好不要太高调,也不要授人以柄。” 于朵受教地点头。 所以,一开始才只提华侨回国收回房子。 也给了老肖头一大笔钱作为报酬,足够他养老了。 于朵道:“师丈,大伯他们回来那晚进来敬酒的那对夫妻,我方便去他们家做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