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节
跟电器一样,都是老百姓急需的。 常安道:“那天听你说在华国做生意,只要能吃到人口红利,都是赚钱的生意。与我心有戚戚焉!” 就是听到于朵这句话,她才算是入了他的眼。 至于才艺表演什么的,雕虫小技而已。 既然二婶喜欢让她展示,那就配合一下吹捧两句而已。 于朵道:“到时候是你留下么?” “对,先投入一笔钱试试看。然后再看要不要做更多的投资。” 于朵想了一下刚才他目光指向,“方便面?” 常安点头,“你果然聪明!华国除了有人口红利的大市场,还有非常低廉的人力成本。届时我就专卖方便面,可以试着和铁道部合作。对了,那天那个高、高……” “高冉冉。”既然说到和铁道部门合作,那应该问的是读交通大学的高冉冉。 常安看了下于朵道:“你和她关系是不是不太好?” 于朵笑了一下,“我相信你们那样一个大家族,兄弟姊妹之间也是存在竞争的。处在她的角度,显然是觉得我挡了她的路。不过她如果和铁道部门有关系,应该也是高家的关系。她的哥哥,很需要招商引资的政绩。” 常安懂了,而且他也没有否认兄弟姊妹之间是有竞争的。 谁都想掌舵! 他爸当年也是输给了三叔,然后爷爷做主让三叔掌舵。 但新的一代已经长成了。 第229章 于朵一开始坐火车还有些新鲜,看着窗外的景致也能看很久。 但第二天就只偶尔看看,或者有什么新奇景致再看看。 四个人开始打牌,打了两场也就不想打了。 于朵都有些佩服每次坐硬座来,煎熬三四天的二姐了。 期间快饭点的时候有列车员来推销食物。 常安眼睛一亮,便卖了东西去,又单独找列车员沟通。向他询问如果自己想上车推销,应该如何操作…… 辛晴对于朵道;“看吧,我说坐火车很浪费时间吧。你非得要尝试一下。” 于朵道;“没坐过就很新鲜啊。” 她们俩在分享着常安买的果干。 等常安回来,看于朵无聊,准备拿小说出来看。 便打开行囊拿了一个巴掌大小的收音机给她,“不要在一晃一晃的车上看小说,对眼睛很不好。听收音机吧。” 临走常宁托付了他,路上照顾一下于朵。 这没问题啊,二叔的干女儿,也就是他妹妹嘛。 而且这个妹妹还挺有见地。 辛晴道:“对对对,你听收音机啊,我们可以一起听。” 于朵点头接过,然后在常安指导下调频。 常安是师丈大哥的第二个儿子。当年他回国时,常安已经在吃奶了。 所以,常安是常宁的堂哥,比他大两岁,今年已经26岁。 他有女朋友,是已经入籍漂亮国的华人。 对方拒绝了和他一起回祖国来看看的邀请,还极力劝他不要留下。 这些是于朵之前听到他和常宁说的。 接下来两天,这个收音机一直在于朵手上。 下火车前她才拿去还给长安。 常安看她着实喜欢,笑道:“送给你吧,我看你很想拆开来看看的样子。” 于朵确实是有些手痒,但怎么好拿别人的东西? “常安哥,你买这个是不是挺方便?” 这是樱花国产的,于朵暂时没有在市面上看到过。友谊商店都没有看到。 常安点头,“还行。” “那回头得闲你帮我带一个新的吧。不急的,我有一个大的。不过这小的确实携带要方便许多。” 她不是打算要卖进口货了,那路费她出不起。她如今针对的还是普通民众。 就是觉得这个特别方便。 “也成。” 辛明宇朝他们两人看了看,这一路他其实和于朵很少有单独接触的机会。 还不如从前不熟路的辛晴和她说的话多。 常安还挺防着他的样子,跟常宁对他的态度差不多。 他也就没多找于朵说话,只是默默的承担了给包厢的水壶打开水以及倒垃圾等事务。 常家,满门都是学霸。 常宁高分考上京大,常荷的南加州大的,这个常安是麻省理工的…… 这让只是挂车尾上北京医科大学的辛明宇多少有些自卑。 上了大学,他得更努力才行。不然,于朵肯定更看不上她了。她如今接触的人的层次比他高。 出了站,于朵看到高老师和何副厂长站在出站口聊天。 四个人各自推拉着行李向她们走去。 高老师高兴地道:“出来了。” 何副厂长笑着点头,“行,她们一个班的,以后咱们见面的时间应该也挺多。” 高老师点头,“好,回头再聊。” 给于朵开家长会之类的事情她肯定是当仁不让的。 作为老师,她肯定清楚于朵从前一直就没人给开家长会。 学校开家长会的时间和工厂上班的时间往往是重合的,请假要扣全勤奖金。 两边一起走向停车场,又很快分开。 高老师看到何副厂长是自己开车来的,对身旁的于朵道:“我也去学学开车,考个驾照好了。” 这样就不用每次都让老常的司机载她。 于朵道:“嗯,不难的。” 高老师盯着她,“你学会了?” “是啊。之前租了一辆车运货,租半天也得给一天的钱。就让辛明宇教了一下我。” 她可不敢说是在公路上学的,现学现开。 高老师道:“嗯,那我回头也让小严教教我。就家里那个后院够不够用?” 正开车的小严道:“高老师,如果只是学启动,后院就够了。但后面还是去篮球场那边练习更好些。” 高老师怕自己开车学得慢,惹人笑话。 不过想想,只要能学会就行了。她看何副厂长开车还挺好看的。 而且,确实自己就能掌方向盘要方便许多。 他们先把常安送回北京饭店,都不用单开房间了。和常平一起住就好。 晚上师丈也过来了,就在北京饭店吃的晚饭,算是接风洗尘。 席间常大伯道:“老二,我听到消息说政府要把有主的四合院发还啊?” 常志远点头,“对,有这个说法。但里头的住户没法子赶出去,只能继续把房子租给他们。” 常大伯母皱眉道:“那还能算还啊?一点自主权都没有。” 常志远道:“反正政府肯定不能让那几十户人无家可归。” 国家如今还是太穷了。 而且工业化的程度十分的不足,根本没法给年轻人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 所以,在渐渐放开之前由国家管控的资源。 希望更多的人能像于朵、于凌等人这样,自谋出路。 这算是从计划经济往市场经济迈出的第一步。 如今那么多找不到工作的人,搞得社会治安已经很不好了。 如果这一次将四合院归还旧主,再出现一大批无家可归的人。那就是雪上加霜! 所以,政府只会归还所有权。 但使用权嘛,还是在那些当年蜂拥而入,一家占了一两间屋的住户手里。 而且老宅也不是登记在常家人名下,所以他原本是没打算去收回的。 但他媳妇儿不想便宜了看房子的老肖头一家。 看样子,他大哥也是很想收回的。 接下来常大伯果然道:“嗯,但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还是不 要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