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节
她也坦然受之就好。 下次林晓慧再去北京,她再出面做东回请就是了。 林晓慧道:“那儿是排队王,我们得早一点过去。” 实则她已经安排了人去帮忙排队、拿号。但如果叫号的时候人不在,号也就过了。 众人便上车,往陶陶居开。 陶陶居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西关大宅,和北京迥异。 于朵有些好奇的多看了几眼。 他们到的时候才刚到饭点,叫号进入。 里头人头攒动,先进去的客人已经在开始点菜了。 外头等号的人也已经不少。 看这样子,口味应该是很不错的。 于朵觉得坐飞机出行,好像没达到行万里路长见识的目的。 回程她有些想坐卧铺,好好看看沿途风光。 如果有时间,甚至可以到了有特色的地方就下车走走、看看再吃一吃。 就是可能不太安全。 这个安全问题真的是很成问题啊。 感觉那十年虽然动荡,但因为但凡是个人要出县城的范围,都必须要有介绍信。 反倒没如今这么多事。 那会儿乡下人没介绍信是不许到北京的。 哪怕是走亲戚,当天都必须离开。不然就会被视为盲流遣回原籍。 所谓的‘盲流’就是盲目流窜入大城市,造成大城市负担的人。 毕竟城里人都是吃供应粮的。来了额外的人,城里供应不起。 但这几年出远门不需要介绍信了,什么人都可以想走就走。 就多了些流窜作案的。 人员流动估计之后还是会管。但是又不能像以前一样硬性的不准。 不然,谈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都不能随意出门了,还怎么做生意? 有钱有闲,却受限于沿途治安不能出远门,这真是让人有些憋屈。 算了,到时候再说。 点菜自然是林晓慧这个本地人点的。 实则她祖籍也不是广州。只是林师长建国后就一直在广州当兵。她也就在广州出生的而已。 林晓慧一气儿点了一道餐前开胃菜,六道主菜,三道点心。 就是他们六个人吃,也很丰盛了。请客的诚意很足。 今晚常家人是由广东这边负责侨务和招商引资的部门一起做东,就在白云宾馆的餐厅给他们接风洗尘。 于朵估着会有很多场面上的应酬。 她一个外姓人,生意又远没有到达那个层次。常家的投资估计起步就是几十万级别的。她就不去凑热闹了。 倒是来和辛家三兄妹以及林晓慧聚一聚,更有意义。这是她自己的生意。 餐前开胃茶是木耳秋葵。 主菜是百年烧鹅、冰镇咕噜肉、一口酿豆腐、砂锅什菌宝、干炒牛河、山泉水浸菜心。 点心有虾饺、蛋挞、萝卜糕。 琳琅满目的摆了一桌。 林晓慧笑着招呼道:“来,都动筷子!” 她如今对于朵是真有几分另眼相看了。如果于朵不是真能干,辛家不可能愿意和她五五分账的。 她确实中意辛明政,但对辛家人的精明、算计心头还是有数的。 这一顿于朵吃得很是满足,尤其干炒牛河里的牛肉她特别喜欢。 于凌也觉得比她之前在那些小店吃的同样的菜色,味道要更好些。 不过看餐牌,也要贵上不少。 这一顿怕是要吃掉大几十块。广州的商业化程度确实比北京要强一些。 中途辛晴去洗手间,遇到辛明政忍不住道:“晓慧姐怎么也大小眼看人呢?” 这给于朵接风,可比招待她和二哥的第一顿用心多了。 辛明政抬手敲了她脑门一下,“我看你今天对于朵的态度也很好啊。想来你也知道其中的道理。” 辛晴点头,“因为于朵是咱家的合作伙伴,电器行给咱家挣了很多钱。林家是不是也要……”入股? 不然他们家的股份是保不住的。 既然注定保不住,就不如分润些好处给林家。这样以后赚了钱,林家也能念着大哥一些好。 谁家都不会说钱足够花用了,不需要这些投资。 这是正大光明的收入,又没有用到林家手头的权利。林家不会不乐意的! 辛明政点头,“是啊。所以你说该 不该好好的招待于朵?” “该!” “听说你以后跟她一个学校。为人处世、学习上都跟人家学着点。” 辛晴点头,“大哥,其实我已经知道了。于朵今天受到的待遇是她自己挣来的,她还能带着她姐姐也一起享受晓慧姐的诚心款待。而我,只是因为是你的妹妹,晓慧姐才愿意搭理我。” 辛明政道:“知道就好!你的起点比于朵高的,现在努力还来得及。” 吃过晚饭快七点了。 他们先开车送了于凌回去,然后又送于朵。 到白云宾馆附近的时候七点多,众人一起去友谊商店逛一逛。 广州的友谊商店没像北京的那样管理了。 已经不是非得有一定级别才能进入,有钱你就可以进。 不过,部分商品还是只能用外汇购买。 于朵没什么要购置的。就是进来看看和北京的有什么不同。 她可太喜欢友谊商店了,所有商品都不用票据,敞开供应。 这多方便啊! 林晓慧也是经常到这里来逛和买东西的。 她爸妈都是1949年以前就参加革命的,待遇还可以。 不过她也没法敞开买而已,尤其必须外汇购买的部分也得想想法子或者攒几个月。 辛家给买的三转一响她挺满意的,让她在圈子里也不丢份。 因为一开始期待没那么高,后来感觉就还挺惊喜。 辛晴头回进来,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她有些激动。 她还看到于朵身上同款的衣服了。特地看了下吊牌,好贵! 不过,以后电器行生意越来越好,她能分到的红利也会越来越多的。 到时候就买得起了。 不过,这依然还是靠的家里。 不像于朵,是靠她自己。 辛明政和辛明宇看着三个女的进去逛着就不想走了,有些无奈地对视一眼。 这么几层楼,衣食住行方面的商品都有,可以逛好久的。 而且,他俩如今也是囊中羞涩。根本不敢喊对象和妹妹,看中什么就买。 这种地方是最能体现出贫富差距的。 敢随便买买买,甚至价格都不看的,只有外国友人和华侨。 这看了又买不了,不是图生焦虑么? 哥俩没有跟着去逛,站在进门的地方小声交谈起来。 “哥,这次如果追加投资,林家能投多少?” “不知道,得看晓慧今天回去说的结果了。” 辛明宇道:“不用问一下于朵能追加多少么?”这等于让林家能拿多少出来就拿多少出来了。 万一人家掏了钱,回头没这么多份额怎么办? 辛明政道:“你看于朵的样子就是胸有成竹的。她没有先提个数,那是她厚道。” 说着压低声音,“我托北京的朋友打听了一下她旅行社的收费,然后毛估了一下她的收入。咱们两家加起来能拿出来的,她都拿得出来。你说我当年怎么就跟着人一起闹什么‘不学abc,照样干革命’呢?我该好好学学外语啊。” 于朵的经历实实在在的说明,懂一门外语可太重要了! 辛明宇不客气地道:“你要是能把外语学好,也就不会说那个话了。” 辛晴本来逛得兴致勃勃的,头一回看到这么丰富的商品。但走着走着就说了一句‘钱到用时方恨少!’ 林晓慧一下子就乐了,“这话适用于在场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