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节
嗯,旁边最好在放上古琴曲。就可以放拿首《古相思曲》。 关大爷笑笑,“也算家学渊源吧。” 高老师看看于朵,“你不会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吧?” 连古琴都会弹的话,她再去买一架古琴在家里放着好了。 于朵笑道:“都说不上通。” 古琴,关大爷自己做了简陋版的教她。 这个只要通乐理就能做。只不过受材料所限,音色就比较差劲了。 他老人家甚至可以单弦成乐。 这个知道了原理其实也不太难。华国古乐里的宫商角徵羽就是西乐里的兜锐咪发嗦。 一根琴弦,找到0.618的黄金分割点,那就是宫。在长的那一截再找黄金分割点就是商,以此类推。 关大爷纯粹是闲的,一身本事没人学,带入土难受。 看于朵比较聪明,教起来不会太费事就挑挑拣拣教了她。 也算是给枯燥的日子找个乐子。 其他还好,但教琴两人真的是跑到僻静地方才敢。 又因为时间限制,这一块就只学了个皮毛。 围棋于朵也会下。 前几年关大爷也自己做过一副简陋的教她。棋盘都是他自己画的。 书法是她苦练了十来年的,至于国画只能说勉强过关。 学这两样有毛笔和纸就可以了,场合也没什么限制。 没墨水的时候,蘸上清水在报纸上都可以练习。 毛笔字练好了,钢笔字、粉笔字自然也就写得好了。 于朵当初主要就是为了学书法,其他的是关大爷打包让她一起学的。 她当初还觉得其他的都不实用,对落实工作没有实际的帮助嘛。 是为了学书法才一起学的。 高老师放下茶盏道:“关老哥,您还真是一座宝藏。” 关大爷摆手,“这些都是要受批判的。” “那是过去的事了,现在不会的。我这次来是有件事想麻烦您。” 高老师把她的来意说了,关大爷满口答应。 这种事他十分乐意的。 能保留文化瑰宝出分力自然是好事。这会儿好些东西,世人都不知晓其价值,没做到好好保存。 他也就是钱不多,只能捡漏。 不然早冲到文化书店把什么齐白石、张大千等人的画,还有如今那些被文化书店的人堆放在一起的宝贝们请回家了。 于是,二人说好,明早九点高老师坐车过来接上高大爷,一起去文化书店。 那里头的东西,好多都是前些年抄家抄出来的。 嗯,有记录的这一部分前两年陆续还给原主了。 但其中被经手的小将们昧下的就无处寻觅了。关大爷如今倒买倒卖的,大多就是这一类。 这几个月,偷偷摸摸拿着所谓传家宝来的,都是当初昧下东西的人。 但文化商店里有些东西,是当时破四旧,有人怕事自己丢了的。 这种就不会还了。 高老师现在就是要捡漏去买这部分。反正她现在有钱没处花。 再叫上关大爷掌眼,于朵觉得她明天应该能满载而归。 不过师丈也说了,保护文化瑰宝重要,给国家解决难题,提供就业岗位也很重要。 接下来,常家海外的那几支要回国探亲、投资,预备在国内办厂。 师丈这一支也有一份,届时如果需要追加投资,就让高老师拿钱去。 所以,常家兑换的135万人民币,也不会全部拿来保存文化瑰宝。 等高老师走了,于朵就这么告诉关大爷的。 关大爷一拍桌子,“还是人家长辈想得周到,转移了不少财产到海外,完美避开了之前30年。我父母死太早了,我那会儿又没长醒!” 于朵笑,“关大爷,你不是解放那会儿已经把家当败完了么。那你也没什么好转移的啊。” 关大爷道:“你知道什么啊?我家里的东西败完了。但我们家还有产业啊,那些工厂之类的。如果能预知未来,就该早点全部变卖,想方设法带着老婆、孩子跑出去。然后现在我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爱国华侨,回国来投资了。政府部门的人见了我都得客客气气的。” 千金难买早知道啊! 那会儿就想着人离乡贱嘛。谁晓得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早知道抗战胜利后,他就怂恿他爹贱卖家产去漂亮国。还不至于落得如今年过半百,孑然一身。 于朵道:“那我师丈还是53年自己偷偷跑回来的呢。在大东北的农场劳动改造了整整十年。” 关大爷失笑,“他是自己回来赶上的。但是,人家回来十几年就干到正厅级,如今又官复原职了。以后多半还能更上一层楼,这也就不枉了!倒是我这一生,就这么虚耗了光阴。” “你不是才50么,我感觉现在思想禁锢在逐渐打开。体现你价值的时候应该就要到了。你看高老师不是都登门求贤,找你去当顾问了么。” 关大爷道:“你们高老师也挺上道的,许诺明天送我一样心仪物件作为酬谢。我明天好好帮她挑挑,也给自己挑件好的。嗯,这个人是你带我认识的,回头东西就给你。就算我老人家送你做嫁妆了。” 于朵笑着给他做了个揖,“那可多谢您了。” 关大爷摆手,“不说这个了,咱又没有足够的钱去买。我今天到街道、房管局这些地方都问了。这儿确实是有原主的,听说还在大西南不知道哪个疙瘩的牛棚里关着呢。当初屋子被没收来做文化馆。后来文化馆也不让开了,就被小将们给人家砸了。” 他确实是觉得有些抱愧,说得好好儿的于大朵以后帮他料理后事,那俩屋的居住权就遗赠给她了。 结果如今那整个大院子都会归还到他名下,他就想凭这个再讨个老婆来生儿子。 都还回来,他每月收租都能收一百多。养家糊口绝没有问题。 关键这是正大光明的收入,媒人也好去对人家女方讲。 不然,说他经营废品站、倒卖古董很赚钱么? 这俩行当都没营业执照的。 所以今天他很积极的就跑去问了。 于朵道:“那可能短期内回不来吧。行,正好多些时间攒钱。” 第139章 第二天去到图书馆,常宁都还不死心的又去车棚看了看。 昨天那个顺手牵羊的家伙,看来是真的不厚道。 借用之后顺手就把他的车给卖了。 不,这都不是不厚道了。这就是缺德!真要是有急事借用了,只要悄悄的还回来他都不会见怪的。 常宁做了几个深呼吸,平复情绪。 于朵道:“师兄,别想了,接受现实吧。车子现在就是被偷了,你看也看不回来的。等公安的通知吧!” 常宁看看她,“我不信轮到你,你还能这么淡定。” 于朵之前以为他买车的钱是家里给的。 想想如果是在农场辛苦攒的,那丢了确实不是一般的心痛啊。 可确实再看也看不回来了。 但常宁还是在昨天停车的位置看了半天,才挪动脚步。 于朵陪他站着,顺便观摩、学习他愤恨、心疼的表情。 然后,中午她就用上了。 去吃饭的时候,那个私人车棚那里围了一堆人,都在声讨老板。 “我、我是上午忽然就闹肚子了!这才走开上了个厕所。谁知道才几分钟……”老板苦着脸道。 老板的老婆之前去买菜,没人能跟他换班。 他忽然就一阵腹痛难忍。匆匆进去用马桶解决的,都没敢跑去公厕。 公厕太远了,搞不好还要排队。 而且当时他急得也等不到去公厕了。 然后再出来,这车棚里停着的十八辆自行车就都不见了。 这显然是有预谋的! “你不知道喊个邻居看一下么?” “当时这边没人啊!哪知道就这么寸呢?” “谁知道是不是你和盗车团伙勾结的啊?” “真不是,我是被人下了泻药。公安的人检验了我早上吃喝的东西残渣,他们能给我证明。你们看,这墙上还有痕迹,是翻墙进来偷的。一伙人,有人在墙上接、有人在地上往上递。估计还不是一辆车、一辆车的送上去的。公安说至少有四个人,这才能那么麻利。哎呦,不行了,我又得去厕所了。” 老板捂着肚子往里跑。 这种情况也没人能进去把他拖出来,给个交代了。 丢车的人互相看了看,那应该是有人看到了的。但据说公安来问的时候,街坊邻居没一个人吭声。 不说见义勇为,连说句话都不敢! 那些邻居看看这群丢了自行车的年轻人。不敢得罪那些人啊,搞不好回头就来偷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