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节
于承苦笑,“时代变了,如今女人是真的可以顶半边天的。你小子以后不可能让娜娜什么都给你做的。娶个媳妇儿,人家也不会干。人家自己挣工资的。” 于朵搬走后,于凌忙她的卖服装大业,一天到晚也很少着家。 什么家务都落到邱新梅头上了,他也得分担一些。 邱新梅现在也渐渐半边天的意识觉醒,不愿意独自承担家务。 要不是他读职工大学,毕业后可以涨工资。 她才不会这么支持呢。 于鹏想了想,挠头道:“嗯,我知道了。不过我回家得写作业啊。” “你放到晚饭后写不就是了。” “好吧。” 第二天于朵七点就起床了。吃了早饭就背着书包骑车出发。 她规划的路线,先骑到陈恳的修车摊去找他给加一道锁。 陈恳不知道从什么门路进了自行车的零部件。 在商场买需要票据的那种。 想来他是批发回来,然后零售给修车的人。这里能再挣一笔。 然后去南方实在是危险,就打退堂鼓了。 于朵出发前记了一下地图,记住要转弯的几个节点。 途中不确定的,便靠边停下,一只脚踩在地上拿着地图看。 骑车嘛,她没敢穿喇叭裤。 一个不好踩脚踏板的时候就卷进去了,然后就很容易摔倒。 她这辆车骑出来,回头率真的还挺高的。 款式独特、大方。 再加上骑车的还是个美女,看过来的人就更多了。 还有人冲着于朵吹口哨。 她只当没听到,看好了地方放进兜里继续往前。 于朵昨天和师兄说了,她今天要早点出门去买锁。让他不用过来叫她一起。 第119章 于朵足足骑了30分钟,这才抵达了陈恳的修车摊子。 陈恳八点准出摊。这才刚出来,把东西给摆上呢。 他这个摊子摆在两条胡同的交界处,客流量还可以。除了修车,兼卖自行车零部件。 他也是大老远就注意到于朵的车了。 看样子还是奔他这里来的,但这种进口车他没修过啊! 应该原理都一样吧。 再一看骑车的居然是熟人。他惊讶的道:“于朵,你来找我么?” 于朵微微有点喘,只点了点头。 她下车把车停好,然后喝了一些用军用水壶带的白开水。 这才道:“是啊,陈恳大哥。我要买一把锁加在这上头。” 陈恳的锁啊这些大件,肯定没有大喇喇的摆出来。 那不是明晃晃的抢供销社、百货公司的生意么。 人家都是有靠山的。 供销社总部是副部级单位,百货公司也是国营的。 他可得罪不起。 他都是私下卖给熟人,这样不至于有人去举报他。 卖给于朵当然没问题。不过,“这车你的啊?” 于家的家庭条件实在不像是能买得到这样的车的。 这怕是必须用外汇购买的。 如今能有外汇的华国家庭,凤毛麟角啊! 他本来就对自行车比较感兴趣,自然好好研究过。这市面上卖着的,价格、性能他都有所了解。 他进不去友谊商店,那里要进门是要看级别的。但别的地方的他都看过了,可以用排除法啊。 “是啊,高老师和师丈送给我的。我就是担心会掉了,所以才想再加一把锁。你给我挑一把牢靠点的。” 于朵连价都没问,只要锁好就行。 应该不至于坑她。 陈恳点点头,“那你等一下,我回家去拿。或者你到我家坐坐?” “改天吧。” “那你在这儿坐一下。” 陈恳回家的路上捋了一下,所以到家直接就开柜子找出一把 链子锁来。 这锁挺好,进价就不低,再算上路费…… 他决定收于朵3块钱,就赚个过手费。 不过,多一把锁说白了其实也就是增加撬锁的难度和时长。 真要有心偷,还是能偷走的。 他回来也把这个意思告诉了于朵。实在是她这车稀罕,太招人眼了。 “我就骑着去图书馆。那附近有私人看管自行车的,一次三分钱。” 多了就没人肯出了,毕竟坐一趟公交车才一毛钱。 要不是公交站离得远、中间还得倒一次车补方便,她也坐公交了。 于朵给了钱,拿着试了试。 顺口又和陈恳提起在图书馆遇到江津的事。 说起来江津已经淡出他们这批知青联系圈许久了,就一直在埋头复习。 陈恳觉得自己之后怕是也是这个发展。 “希望她能有个好结果,她都是考第三次了。不过之前两次都还得干活,资料也不齐全。对了,你姐和徐然是不是又要南下了?” 一个大队能考上一个大学生就不错了。 所以江津考了两回都没考上,这种才是正常的。 但看她的样子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 回了北京又有了好的学习条件,应该早晚能考上吧。 于凌、徐然他们一趟一趟的跑,身家也会翻倍的增长。 至于钟言,那不跟他比。比不过,而且也不屑吃软饭。 但和其他人比起来,也是他落后了啊。 不过他爸妈和姐姐都紧张他得很,也说不求暴富,日子能过就行。 而且家里也拖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小学教书的代课老师。 如果合适,他也打算定下来了。 毕竟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嘛。 于朵点头,“已经买了10号的火车票。其实你这样也蛮好,尤其你还能卖这些零部件。” 只要走得起量,这个小生意也挺好的。 而且就她看来,自行车这个交通工具应该会越来越普及吧。 那陈恳的生意也会越来越好。 陈恳点头,有些惆怅地道:“是,我又不肯冒那样的风险。如今这样安安稳稳的也蛮好。” 也许要不了一年半载,他和徐然、于凌他们就要拉开收入鸿沟了。 但是,他这个人原本也没有那么大的志向。 能回北京,安安稳稳过日子就挺好的。 于朵道:“陈恳大哥,那我走了。晚了怕图书馆没空位置了。” “好,路上小心点。这车,你也小心点。” 于朵再骑过去图书馆,又是20分钟。 但图书馆的车棚已经停满了。而且这边不收钱的,也没安排人看守。 只是提供了一个地方而已,下雨淋不着雨。出太阳也不会直射。 她便打算停到江津前两天给介绍的、私人的地方去。 私人看管自行车的是在一条胡同尽头。好在离得比较近,比走去公交站台近多了。 不然也就没有必要骑自行车了不是。 那房子算是胡同的边户。在旁边一排空地弄了个遮阳棚,下头可以停放一二十辆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