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节
于朵那边又准备骑着三轮车去卖收音机了。 这都卖出去,就是20块。 离她能卖一台、得一台的钱也不久远了。 贺山这个星期修好了一台旧收音机,废品里又出现了两台坏了的。 不过只修得出一台。 这次也一起拿去卖。 因为是于朵请的师傅教他,所以前期也是卖够自主修的十台,才单独给他算钱。 以后就五五分账。 贺山读过高中,学起来上手也还算快。 临走于朵叮嘱贺山,“关大爷中午喝了点酒,你隔段时间进去看一下。” 虽然看起来没醉,也是自己走回房间。 但万一躺着、躺着酒劲儿上来了呢。 喝醉了的人,就怕被呕吐物堵住了气管。那可是要命的事。 贺山点头,“小老板,你放心。” 吴珍道:“小老板,上午有人想来借你的自行车。我说你锁着呢,一会儿再有人来怎么处理?” 于朵道:“是什么人?” “就这废品站附近住的街坊。” 于朵心道:幸福里十六号院的邻居来借还多少说得过去一点。毕竟大家从小一起长大,或者那些姐姐看着她长大。可这废品站附近的人,压根没有私交啊! 而且幸福里这一片,基本都是机械厂的员工宿舍。 这样的家庭,一个家买一辆自行车是不吃力的,没必要向别人去借车。 不买只会是舍不得花钱,这种人肯定不借给他啊。你想省钱就用我的,想得真美! 于朵道:“除了我们幸福里十六号院的杨周路吴四位大妈亲自开口,其他人谁都不借!” 这么好的车,开了个头谁都会想借的。 她干脆说得清楚明白,除了关照她成长的这四位大妈亲自开口,其余一概不借。 至于二姐和嫂子那都是骑的大哥那辆,不至于非得来借她的。 她可不是那种脸嫩,不好意思拒绝人的主。 于朵说这话的时候,是当着厨房的王大妈说的。这意思很明白,就是王大妈她都不借。 “行,明白了。嗯,小老板干脆你真的锁上吧。有些人没皮没脸的,兴许会直接走过去在窗边看你是不是真锁了。我懒得和这种人掰扯!” “好!” 吴珍很明白小老板这车为什么不愿意借人。 有些人,来借了小老板的车骑,没准转过身还要说她运气好,沾了高老师的大光。 干脆不借! 就自己当初找到这份工作,身边一堆找不到工作的,还有他们的家属,也在说酸话呢。 就算不是说算话,也说什么‘连吴珍都找到工作了’! 小老板如今把车锁上,明言不借。自己到时候就这么原话答复那些心头没数的人。 自己的东西,不乐意借就不借。 小老板这是理由都不打算找了,蛮好的。 用关大爷的话说就是比以前有底气了啊。 门口不远处和人聊天的胡桂芬道:“难道连她嫂子和她姐也不借啊?” 吴珍点头,“对啊,小老板特地点明的。而且,小老板哥哥家有自行车呢。如今家家户户基本都有自行车,干嘛非要来借我们小老板这辆呢?” 胡桂芬和旁边的人道:“瞧那嘚瑟样儿,又不是她的车。” 不过,多的她也不敢说了。 吴珍一个能改她一个半,很有威慑力。 于朵骑着车,一路吹着风往西单去。这个天气已经很热了,不过骑行中是有风的就还行。 二姐说他们在火车上遇到的劫匪,基本只针对火车和长途货车。 听说如今长途火车司机出远门,驾驶室里都是准备了钢钎或者西瓜刀的。 但在北京市内,她这么骑着三轮车,还是没人敢抢的。 三只手有,但绝不敢明抢。 所以她一路过去还是比较安心的。 这会儿去已经没空位置了,于朵就直接镶在二姐的车摊旁。 于凌也坐在凳子上,前头田玲和齐欢在卖衣服。 她俩是伙在一起拿提成,所以相互协作做得很好。 看这架势,都出师了。所以二姐只是在旁边看着。 于凌很快就要第三次南下了。 徐然那里带着四个‘镖师’练拳脚功夫,也有几天了。 主要教的是打架的技巧。不可能给他们留时间慢慢练习的。 看到于朵,于凌道:“上午已经有客人来问过了,我都和他们说你下午才来。” 这生意确实是好,往这儿一坐,完全不用吆喝的。 不过今天的新机好像比之前两回加起来都要多啊!看来那位京大教授的高足也很接地气嘛。 于朵坐下,拿出一新一旧两台收音机摆在板子上。 照旧开了一台听bbc。 生意果然陆陆续续的就来了。 “今天只有一台旧的啊?” 于朵笑道:“那哪能经常有啊?之前积攒的都已 经卖掉了。” 旧的那台稍显陈旧、斑驳。她最后14块就卖掉了。 新的不讲价,还是50一台。 下午的时候徐然过来了一趟。 他皱着眉头告诉于凌,“我去邮政公司问过了,确实有邮寄的业务。但是,贵!把那个钱算上,我们利润减半都不只。但关键还不只是贵。” 于凌道:“是什么?” 听到利润减半都不只,她就打退堂鼓了。 就是她说的,一天那么多趟火车、一趟火车那么多车厢。 不可能每次他们都遇上吧。 富贵险中求,如果要一味求稳她没必要做这个。邮寄的利润低这么多,她不如多找几个点安安稳稳卖鸡蛋了。 反正这北京的医院那么多。 就算抢地盘不容易,也只是不容易。挤一块地盘出来,总比去南方风险小。 “同样不安全。那个邮政公司的工作人员和我爸蛮熟的,他给我说的老实话。他说跨省的货物,邮政也是靠火车在运送。但火车沿线你也看到了,会有人扒车,把运货车厢码放的货一麻袋、一麻袋的扔下去。下头还有人接应。然后扒上火车的人再跳车走回去。这种就是随机的了。运气不好,那一趟的几麻袋货就全丢了。还不如咱们坐火车带货呢,遇上了至少还能一搏。丢了的货就很难找得回来了。公安人手不足,多少大案要案都顾不上呢。要去找邮政索赔,手续很复杂。而且只会让你等公安追查的结果,耗日持久拖到你没时间再找上门去。而且就算运气好赔了,也不可能全额赔。 于凌呼出一口气,“那还是照原计划,让关青宝他们四个跟我们一起去进货吧。” 两千的货,塞六麻袋差不多。只要能保住两麻袋就保本了。 于朵听得一愣一愣的,外头比她想象得还要乱! 于凌道:“不然你以为呢?那之前十年,什么都乱套了。如今是拨乱反正了,但肯定不能一拨就全部归正了啊。而且,司法系统、邮政系统,这些统统都还处在没完全正常运转的程度呢。” 于朵道:“我这没出过远门,虽然无知了点。其实也是一种幸福啊。” 徐然笑了起来,“之前十多年里没有被迫出远门的,那就是幸福啊。” 只要不在必须下乡之列,安分守己待在北京日子还是过得去的。 当然,那也是因为有几千万知青离开了城市,把城市里的资源让出来了。 于朵继续卖收音机。 不过今天货有点多,一直卖到了五点钟于凌收摊子都还剩三个。 于朵便和二姐的自行车一起回去。 下午四点的时候,于凌骑二八大杠跑了一趟银行。把已经卖到手的现金存到了折子上。 于朵便托她把自己卖得的650块也存了。 钱太多了,不敢都揣在身上。 田玲和齐欢则一起把三轮车摊骑回去。 大家都住附近的,还比较方便。 第118章 于凌在前面和于朵并行,田玲和齐欢跟在后面。 齐欢目前是暂时住在周大妈家里的。 不过,姑妈家里也有一家子人,她觉得有些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