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节
她当初说试试帮关大爷砍到45,那会儿和顾朝暮不熟嘛。 但如今,关大爷和顾朝暮很熟络了啊。 然后于朵坐在三轮车上打开自己的收音机,以不扰人的声音开始听bbc。 她这台外观和新的那台是一样的。30*50的大小!如今的收音机都是这样比较大尺寸的。 为了以示区别,她找了个别的标签贴在上头。 这开着就和做广告差不多的意味了。来来往往的人都能听出来音质好啊。 她也趁机把今天的英语听力练习完成了。 周围的各种声音其实挺大的,但习惯了就还好。 不过她就没有吆喝了。 有人打从这里过,走过了又被于朵的牌子吸引回来。字写得还挺好! “小姑娘,你这么小也来练摊啊?” 于朵点头,“是啊,我买收音机。质量好就行,我多大没关系啊。” “这新机、二手机不是一个牌子吧?” 于朵道:“新机是一个学物理的高材生自己买了零件组装的。旧机是收的别人用过的。” 旧机拆开后,她都仔仔细细用酒精擦过的。 看着可干净了,但是上头一些用过的痕迹是擦不掉的。 “高材生,有多高啊?”不过音质如果和这小姑娘听着这个相当,就还可以。 于朵道:“他师傅是京大物理系下放到东北xx农场劳动的霍xx教授。” 别的她就没多说了,得保持逼格。好歹是借了人家霍教授的名头。 那人把摊子上的新机开机,听了起来。 于朵把自己的关掉,方便客人嘛。 客人听过觉得满意,“能不能便宜点?” 于朵摇头,“一口价。放心吧,我们还有保修点呢,一年以内质量问题保修。” “哦,在哪里?” 于朵把废品站的地址报了。 “真的、假的?” 于朵道:“我每周日都会来这里,你来这里找我也行。我拿回去找师傅给你修。” 如果说是她自己修,估计人家会觉得不靠谱。 “可我好像是头回在这里看到你啊。” “我姐在这里练摊卖衣服的,过两天就从广州进货回来了。我之前也来帮她卖过两天衣服。” 旁边卖磁带的那个车摊的摊主道:“对,她以前跟着她姐在这里卖过衣服。” 那人想了想,50块钱买这么个收音机,确实不会吃亏。 商场里比这贵的有,比这便宜的也有。 但商场里七八十块的,才差不多这个音质呢。 于是掏出五张大团结买走了。 于朵又从挎包里拿了一个新的摆上。 她估计顾朝暮组装收音机,一个应该能赚十多二十块。 用他的话讲主要是靠的薄利多销。 他考虑过回了北京要不要涨价,北京人比东北人还是要宽裕一点。 但后来发现在北京买零部件还便宜些,省了很多路费。 便按原价卖了。 这是吃的技术饭,她暂时还不成。 修旧收音机,那主要是废物利用。成本太低了! 不过,这四个都是教学中顾朝暮修给她看的。 她有所参与,但没有独力操作过。 辛明宇在这一片来来回回找了一圈,终于在这个不起眼的角落把于朵找到了。 她已经卖出去两台新的、一台旧的。 旧的那台别人讲了讲价,她让到18出手的。旧的这台算在废品站的收入里。 辛明宇推着自行车过来,在旁边把车子停好、锁上。 “于朵,这就是你的摊子啊?” 于朵笑笑,“是啊。万一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来逮,我直接一蹬脚踏板就开跑。” 辛明宇从自己车篮里拿过来两张折叠凳,分给于朵一张。这比她坐车上要舒服些。 “跑的时候顾不上的话,就直接不要了。” 于朵接过来坐了上去,然后道:“顾得上的,轻轻一收就好了。要是一会儿来了,你负责拿着两张折叠凳跑。” “行!”辛明宇觉得还蛮新奇的经历。 于朵扭头道:“你被逮到了,可能要影响你父母的。” “没事,我哥如今光环还挺大的。而且我妈说,投机倒把办公室真的已经名存实亡了。要不这西单练摊的能多成这样?” 既然家长知道,那就没事了。何副厂长的样子看起来也不像是是会随意迁怒人的。 辛明宇问于朵,“不用吆喝么?” 他看到旁的摊子都在热情的招呼顾客呢。 于朵道:“不用,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 她觉得这个价位能买到这个品质的收音机,买的人其实都不会亏。 识货的人会来的。 而且,她这个又不靠走量。 于朵继续听起了bbc,辛明宇也跟着听着。 他如果考上大学是要学英语的。 不过收音机,他肯定早就有了。只为了照顾生意买一台,于朵估计不会高兴。 看她这样子,好像很有底气、不愁销路。 有两个人过来。 于朵抬头一看,其中之一是第一个客人。 这是给她带来了新客人,还是想退货啊? 那人笑道:“我打电话问了一下霍教授,他说这摊子估计是他徒弟的。他确实收了个徒弟,在农场就组装收音机来卖过。” 第97章 于朵没想到这还惊动了京大那位物理教授。 她道:“嗯,我是替顾大哥看摊子的人。” 那人点点头,霍老说的徒弟是姓顾。这就没问题了。 他对自己带来的人道:“确实是霍老弟子的摊子。你要买收音机,可以在这里买。我那个你听过了,质量没得说。” 那人便爽快地买走一个,连价都没有讲。 还指着旧的问于朵,“那这旧的又是怎么回事?” 于朵道:“坏了,人家不要了。我捡来找顾大哥给修的。” 又买了个旧的。 于朵听到他边走边和之前那个人道:“我们搞地质的,经常在外头跑。这个旧的出门可以带上。” 旁边磁带车摊那个男的道:“小妹子,京大教授的弟子你都认得。看来你真的是大学生根苗了啊。” 于朵道:“就知道你上次是在开嘲讽。” “那你还半点声色都不露,一本正经的回复我呢。唉,认识一下,我叫樊威。我就尊敬那号书读得多的人。” “于朵。” 樊威那边来了人问价,辛明宇这才找到机会问于朵,“什么京大教授的弟子啊?” “哦,我师兄的发小。他们家提前回来了,就来看看高老师。对了,我师丈和师兄再有个十来天就能回来了。” 辛明宇道:“那可真是好,高老师也算是熬出头了。对了,五一节你去不去机械厂看节目啊?” 往年都是4月30号表演,于朵也爱去看。 或者说爱去看看有没有机会混个小演员或者替补。 这种事儿,王科长一般都不会让她白忙活。都会发她一份参与人员的纪念品。 前些年,一个印着‘晨星机械厂’字样的茶盅也是很不错的啊。 而且,她还可以在宣传科混个脸熟,一个个都拿她当编外人员看待。 今年纯去当个观众也不错。 但30号她有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