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不过这种机会也得靠居委会分下来,要表现好的大院才能轮上。 机会不是太多,一年也就几回。 别的手工零活诸如给纺织厂卖的新疆衣裙串珠子之类的更是少得很。 人家都是忙不过来才会找外头的人,平常哪怕赶时间也是优先自己厂子的家属。 但机械厂没什么类似的手工活儿。 所以虽然于朵什么能挣钱的活儿都做,至今也只有6块多钱的私房钱。 家里的生活费她是从来没有贪污过的。 杨大妈中肯地道:“你二姐一个月能有15块进账,不算困难群众。居委会了解清楚情况后估计是不会有临时工的活儿安排给她的。” 这15块于凌还没拿到,于承说等元旦后发了工资给她。 “是啊,我们大院也好久没轮到糊火柴盒了。” 走到半道,几人又听说今天还有大白菜供应。 周大妈道:“怎么这时节还有大白菜?” 大家伙今天过冬的大白菜都囤过了。 “听说是外地运来的,不多。一家最多准买十窝。” 十窝,也很不错了。 那这一个篮子就不够了啊。一窝大白菜就能有五六斤的。 而且骨头和大白菜也不在一个地方供应。 于朵和杨大妈沟通了一下:她回去把杨大妈的小推车推来,杨大妈去帮于朵占着位置。 到时候两个人买好了一起用手推车推回来。 篮子也由杨大妈一起先拿过去,正好可以占着位置。 其他几个大妈也大多是这样和相熟的人搭伴。 于朵就和要回去的两个大妈一起转身往回走。另外三个大妈一起往肉联厂的摊位去。 回到家于朵探头看了一下。二姐起来了,正在刷牙。 大院里有一个公用的水龙头,这时候肯定冻上了。要用水还得先用热水给它化开,浪费时间得很。 所以于朵昨晚就挑了两桶水倒在自家水缸里,从里头舀来用。 半缸水就不容易冻上了。 这半缸水一家子用一天差不多。 等下午天气暖和些,她就舀起来做饭的时候先用。然后再去接两桶挑回来倒水缸里。 水龙头公用的,按人头摊水费。管院大妈回头会算清楚了上门来收费。 12岁以下的统统算半个人。 至于电费,各家都有一个单独的电表。 昨天二姐回来,今天开始她就要算人头了。 不过既然锑锅里备着热水,水缸里也有冷水,于凌起来后就直接从锑锅里舀了点热水到水杯里,又舀了些冷水兑上。 看到于朵她从嘴里拿出牙刷道:“你这是送孩子上学回来了?” 她儿子只能送给老乡,于承和邱新梅的儿女倒是过得好啊。 她还没出过门,而且大杂院不上班、上学的闲人也都出门了。 就没人告诉她于朵是去买骨头了。 “肉联厂的摊位今天供应骨头,另外供销社还有大白菜。我回来拿杨大妈家的小推车,回头好多买一些大白菜回来。” 老北京过冬前储存大白菜是传统。他们这院里家家户户都有地窖的。 就将就的从前这个院的地窖,一家分了一块地方。 嗯,以前这个院不是大杂院。应该是有钱人家的四合院,还是二进院。 而且留下的雕栏、柱子看其起来都还不错。 不过如今这二进院住了十一户人,彻彻底底住成大杂院了。 因为二姐刚回来,于朵便多交代了两句:“锅里的面水我给你留着呢,你将就那个下面吧。应该还有些热乎气。然后再把锑锅放回去备着火。我买了骨头和大白菜要去厂里办板报。你如果要找我就去厂里。要洗衣服什么的,也舀点热水兑上冷水洗。” 于凌挑眉,“怎么是你给机械厂办板报啊?” “我是帮忙的。不跟你多说了,回头看别人把骨头买完了。” 于朵又进房间多拿了些钱,然后去杨大妈家拿小推车。 大院里各家通常不锁门的,她在杨大妈家进进出出也很自在。 于朵说完拿上要拿的东西就走了。 她一时半刻的肯定回不来,买东西必然要排队。各个大院应该都得到消息了。 但二姐今天才回来,上午去落户和转粮食关系是大事。 也不好让她去排队买菜。 再说二姐也还没吃早饭呢,还明显一副没睡饱的样子。 于朵推着小推车过去和杨大妈汇合。 她知道几位大妈肯定先去排队买肉骨头,这个更多人抢着要买。 于朵在这里排了半个小时才买到两斤多剔了肉的骨头。也是限购的,不能多买。 剩下的都不多了,后头估计排不到的人懊恼地散了。 中途等候的时候好多人都把手揣兜里或者在袖子里笼着,还有人抖着腿取暖。 于朵也把脖子上的围巾取下来,连头脸、耳朵一起包进去。 她脚上穿的是棉鞋,偶尔动一动就好。 买到了骨头又去买大白菜那里排队。 可喜今天的骨头上起码还能剔下以两多肉来。用买光骨头的价格买到肉,这就赚了。 她再剔一下把肉攒着,明天买三两凑一凑,就能炒一盘肉丝了。 等于朵和杨大妈一起推着一车大白菜回来,已经是一个半小时后的事。 快九点半了! 二姐不在家,应该是出门办事去了。 于朵把骨头和大白菜都放到厨房,用罩子罩上。急匆匆的就去了厂里,走得一身暖暖和和的。 十一点半她就得回来做午饭。 下班的、放学的到点就要回来吃饭。自家做来吃,比在食堂吃要划算些。 所以今天上午她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办板报,得加快动作。 离元旦只有五天了,得提前弄好! 不过好在今早忙活一番,浑身暖和。这样干活效率要高些! 不然冷飕飕的耽误功夫。 到了地方,黄师傅已经把工具都拿出来了。他在画旁边一个黑板的背景画。 于朵打过招呼,拿起粉笔就走到昨天没写完的那一幅前开工。 黄师傅道:“看你一大早还挺高兴的啊?” 昨天于家的闹剧,他住在旁边再旁边的院子其实也听说了。 不过顾及这小丫头的面子,还是不提为好。 再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还是别看别人家的笑话为好。不然谁知道什么时候风水轮流转就轮到自己了。 于朵笑道:“今天买到两斤多骨头,晚上可以炖骨头汤。” 到时候骨油炖出来,汤面上一圈一圈的油花。再点盐、放点葱花喝起来可美了。 黄师傅也笑道:“那敢情好。你师母多半也买到了。” 这一版剩下的不多,于朵写了10分钟就写完了。然后甩甩手又继续下一版。 每一版些什么,她和黄师傅都商量好了。 还特地留了一版准备写刚开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消息。 就在报纸的头版头条摘抄就可以了。 第9章 于凌那边吃过早饭去派出所找管户籍的民警办落户。 她迁出手续是齐备的,也拿着家里的户口簿来的。昨天于承就找出来给了她。 这段时日回城的知青很多,民警办这个也是熟门熟路。 看她手续完备,麻利的就给办了。 然后于凌又拿着购粮证和添上她那一页的户口簿往粮站去。 购粮证是于朵保管着,也找出来给了于凌。 她平常买粮食是趁着大哥不用车的时候,骑着他那辆自行车去买。 于承平时上下班用不着,就锁在家里。 于朵把车钥匙和购粮证一起交给的于凌。派出所好说,但粮站略有些远。 而且二姐说她还要去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