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 雨落
春木眯起了眼睛,他嘴轻轻一吹,鼻尖上满是剧毒的水粉便落入了袖中。 秋水原本缠紧在十指上的傀儡银丝,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就松开了,彼此纠缠,在日光下发出了凛冽的寒光。 萧皓琛那看似有些轻浮的动作,再配上那平淡无味的话语,在大多数人听来,都会觉得这其间满是讽刺,春木二人也不例外。萧皓琛对白乘舟的轻蔑,无疑是激发了他们早已抑制了许久的杀性。 “肺腑之言罢了。”萧皓琛自然是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这份迎面而来的杀性,却只是淡淡地笑了一下,“别当真。” “既是肺腑之言,又如何能不当真?”白乘舟长袖如春风般流转。 萧皓琛长叹一声,“真是无趣啊。” “掌教倒是个有趣的人。”白乘舟垂首,忽然振袖,袖中一指指得却不是萧皓琛,而是将春木与秋水所展露出来的杀招给变回了原样。 “是因为这世间,实在太过于有趣了呀。”萧皓琛哈哈笑了起来。 在此情此刻此景,他此举不合时宜。 可他却还是笑了。 笑得毫不掩饰。 白乘舟眉头一挑。 刚刚还对他们恶语相向的道士,怎么现在忽然又大笑着说起,关于这世间有趣不有趣的事情了? 难道说,他刚才做出的一切,都是装的? 又或者说,是他们都理解错了。这位道士刚才看似轻浮的举止,听着像是讽刺的话语,实际上可能真的如他所说,真的是他的“肺腑之言”罢了。 “还真是捉摸不透。”白乘舟摇了摇头。 那红袍楼主也是若有所思地朝萧皓琛看了一眼。 她努力回想起了,当年自己与这位掌教仅有过的几次见面。 而每一次见面,都是为了救慕容皓月。 但总感觉,他救慕容皓月的背后,总还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隐秘。 “耽搁许久了啊。”萧皓琛拂尘扫过琴弦,琴声突起。 暮淮王府。 莫皓宸猛地挥剑。 那些梅花的粉尘聚拢到了他与慕容皓月的脚下。莫皓宸又是持剑一扫,那些粉尘顿时就凝成了三朵莲花的模样。只是看起来摇摇欲散,似乎随时都会凋谢。 “道家三花聚顶神通?”一旁的言静臣心头一震。他当初为了复仇,曾深研过武当道法,自然也包括了这三花聚顶神通。所谓三花聚顶,一向都是炼在躯体之中,以“精、气、神”为壤,生成三花,最后聚于顶,可以做到万劫不侵,五气朝元。可此刻莫皓宸将三花聚顶神通显形在自然之中的神迹,他就连听说都没听说过,更别说见过了。 “一花未落!”莫皓宸一剑砸下。 其无上玄势,竟令其中一朵莲花止住了崩散之势,并且事先盛开了。 “言有生之年。”莫皓宸持剑长喝。 玄势横流,从地上揽起了那朵莲花,打入了慕容皓月的体内。 “未死之日。”又是一剑。 双莲齐开。 “犹有再会之期。”莲随剑起。 黑雾皆散。 慕容皓月藏在眉间的那点戾气,正在慢慢散去。 莫皓宸收剑回鞘,长吁了一口气。 “我好像能理解,郁胤为何收你为徒了。”言静臣忽然道。 “毕竟他们都称我为,小帝君啊。”莫皓宸满脸得意。 慕容皓月睁开了眼睛。 “他在哪?” 这是慕容皓月恢复了意识后,所问的第一个问题。 “他啊,此刻风光可着哩。”莫皓宸自然知道慕容皓月问的是谁。因为他很清楚,哪怕慕容皓月心中的魔念已经全部散去了,也还是会找到那个人,去清算一些往事。 莫皓宸举起剑鞘,指向了高处。 高处? 不知为何,他想起了两年前,陪同凌鹏越离开洛阳的时候,自己在城外的高山上,朝城中看了一眼。彼时,天机阁阁主的即位仪式,正在举行。 那一眼之下,红衣烈火,似有故人如旧。 想必是错觉吧。 “我明白了。”慕容皓月点点头,背起了紫霄雷匣,朝院外走去。 “慕容!”言静臣刚想要说些什么,可回应他的,却只是未曾回头的背影。 言静臣不敢上前,只得沉默着送他远去。 朱雀台,太平乐曲已经过半。 “下雨了。”萧皓琛看见敲落在琴上的一滴雨水。 “这场雨,很及时。”云巅上的景阳帝微微垂首,漠然看向了祭坛,“死在雨中,也是美事。” “他本该死在当年的那罕见的大雨之中。”孔文亮羽扇猛地一挥,“死在那大漠之上。” “而今日,他的尸血便会在这场雨中融化。” 祭坛上那八名黑衣人持剑潜入了雨中。 朝着正中的莫问东而去! 此时,有一位灰袍持剑的身影,从人群之中走出,踏上了台阶。 莫问东依旧紧闭着双目,持剑举天。 他早已沉浸在了求法的状态中,看起来对这周围的一切毫无所觉。任由那八柄涂满了剧毒的长剑,来到了自己的身边。 湘西绝毒,冥河月。 只要沾上一点,全身上下便会融化成一滩清水。 经雨水冲刷,很快就会了无痕迹。 当今圣上,要他死。 要在他最薄弱的时刻用出最致命的一击,更要他死得神鬼不知! “还差一寸!”景阳帝低喝道。 可在这时,八柄剑全都断了,断裂的声音在雨中显得格外清脆。那八名潜行之术无比高明的杀手,也在雨中显形。 同时,那袭灰袍,已至法场。 “有刺客!”台下有人惊道。因为剑断声与这袭灰袍的出现极为吻合,又没有人看清祭坛上的实际情况。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这个人便是断去剑的罪魁祸首。并以此举,挑衅君威。 台上无数江湖高手急掠而出。 拳法,掌法,指法,剑法,刀法,枪法。 乃至世间万法。 如雨落下。 灰袍男子微微仰头,拇指上挑,将剑微微挪出了一寸。 瞬间,“雨”停了。 雨依旧在落。 他望向前方。 六十四名蜀山弟子,仍在舞着剑,可汗珠却在止不住地下坠着。但好就好在,这灰袍男子并没有想为难他们,只是从六十四柄剑中,缓缓走过。 六十四柄剑,无一例外,全都断了。 而唯一完好无损的那柄剑,已离了剑鞘,越过法场—— 直至天子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