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书迷正在阅读:举案齐眉,终是意难平[快穿]、流放小厨娘心声日常、在灵异游戏里当反派[玄学]、嫁给残疾王爷后(重生)、举案齐眉,终是意难平(快穿)、满级女配,在线改命[八零]、重塑千禧年代、九零村花美又白,便宜村里的小糙汉、万人嫌神探凭亿近人、惊!内卷小师妹是毛绒控
		
		    第283章 折耳根进空间    记忆是可能出错的,但更改所有人记忆中寒潮来临时间,可能性不大,再加上寒潮来得突然,按照推算,一个月后才是正常寒潮来临的时间。    几乎所有人都能确定——    寒潮提前是郝敬业干的,至少,与他有关。    宋林威拍了拍愤怒的蒋鱼,轻叹口气:“不管他是怎么做到的,能操控寒潮提前来临,他的能力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加强大。”    蒋鱼无力地垂下脑袋,有些颓败。    是呀,m太强了,而他们目前束手无策,她更没可能帮秋雨报仇。    盛安没有说话,透过窗户看向外面。    基地内漆黑一片,只有依靠蓄电池的应急灯还亮着,可也熄了大半,勉强指明道路。    低温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宋林威所汇报的数据是京城,一个最好、最大的基地,一个科技和战斗力最高的基地。    今夜其他基地到底如何,不敢想象。    他们并不盲目迷信“上辈子”记忆,所以提前准备,也提前安排,一旦有寒潮的迹象,立刻应对。    可万万没想到,今夜寒潮来得如此突然,毫无预兆,骤然来临。    盛安和祁凌雾亲眼见到那一幕有多魔幻,可怕的不是低温,是瞬间下降的低温。    她一直在感受这个世界有没有被拉动时间,是否是西南惨况的重现?    然而并不是,郝敬业使得寒潮提前,却并没有拉动时间。    他到底怎么做到的?    通讯器嘀嘀两声。    宋林威扫了眼,看向盛安:“盛姐,基地长找你一起去安抚百姓。”    盛安点点头,抬脚往外走——    “走吧,休息够了,特情处全员集合,上工。”    刚刚还抱着刘越不撒手的李鑫和楼明危,瞬间松开手,神情凛然,甭管私下多不着调,该办正事时,一切困难都能克服。    蒋鱼老老实实进入空间。    这么冷的天,国家也没往她空间安排一个人,始终让她独自守护空间。    这份慎重,总让她想起过去担心有人抢她空间,无比懊恼。    都走了。    房间里面骤然一空,温度也降下来。    变异折耳根:“???”    所以我呢?我呢?就没人管我了是吗??    ——还是不是宝了?!    折耳根气得根系捶地,但想到外面结冰的土壤,又摸摸自己冻硬的假发和蔫嗒嗒的叶子……    要是再不扎根土壤,它就真的萎了。    蒋鱼的空间,温暖又有营养的地方。    为什么不让它进去!    折耳根立在原地,空气中碎片留下的强大能量,隐隐缠绕在它的叶片之上。    它消失原地。    空间内。    蒋鱼正准备催熟点水果,自从余利天和陈娇娇累死后,如果研究院没有安排人进来,蒋鱼就得重操旧业,再当种地人。    她先摘了颗草莓喂进嘴里,哼着歌,扛着锄头准备干活。    面前,一株熟悉的折耳根落地。    立刻扎根,叶子都变得陶醉起来,仿佛冒着泡泡。    蒋鱼:“???”    吓得她嘴里的草莓都掉了,张大嘴巴。    ——卧槽,这家伙怎么进来的?!    *    凌晨3点。    温度降至室外零下62。    电力一时恢复不了,但末日前储备的蜡烛数量巨大,加之火盆供暖的同时也能带来光亮,每一个聚集着人的房间里面,都还算热闹。    龙天宇、贾光亮、黎婉芸等人,在京城基地内穿梭,配送物资、拯救伤患,虽然冷到极致,但也能咬牙坚持。    “嘿!大伙们不要睡!”    “囡囡,别睡,今晚不能睡觉,我们熬一熬,天亮了再睡。”    “妈妈,我困。”    “千万别让孩子睡,国家说了,身体最难适应的就是温度骤降的第一晚,熬过今夜,对低温有了适应力,才能睡。”    “大伙赶紧睁开眼睛,来,我们唱歌吧,或者吃夜宵,要不要泡面?”    ……    此刻是所有人最困的时候。    正在他们撑不住互相鼓励时,突然,基地内广播响起声音——    “京城基地居民好,我是基地长华为民,今晚寒潮突袭,是对人类的又一次考验,我想大家一定很紧张,所以带来了两位老熟人,与大家聊聊天,熬过这第一晚,适应正式到来的凛冬。”    “京城基地居民好,我是李建军,别担心,各部门都在加紧防寒应对措施、尽快恢复电力,很快都会好转。”    “京城基地居民好,我是特情处盛安,特情处全员,今夜尽全力守护大家的安全。”    ……    这三位是所有人心中的定海神针,此刻通过广播,他们与基地的人聊着天,絮絮叨叨说着基地的安排,以及现在的情况。    这涉及到所有人性命,又是他们崇拜的人。    因此,很多人强打起精神,没有睡。    广播热闹,时不时还放一首鼓励大家的励志歌,让他们感觉到——哪怕世界一片漆黑,他们也没被放弃。    而经历过无数灾难的他们,都在努力适应新的灾难。    这也是最先选择全力恢复广播的原因。    而广播恢复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