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第180节
书迷正在阅读:未来太子妃失忆了、星际魔物今天找到他们的监狱了吗、位面海岛经营中、怪物礼赞、战死的前夫回来了[双重生]、清冷天君被迫上位·女A男O、反向带货后我红了[古穿今]、[快穿]她来自诸天万界、竹马依旧在(重生)、穿书穿成了柳二龙和情敌he了[斗罗大陆]
		
		    “你虽然才十六岁,可已经是皇后了!”朱厚熜觉得点醒她就够了,重新抱她入怀中,“你不愿做的事,就推辞了。若觉得不对,严词训斥都是应该的。我告诉你这些,不是说以后什么都不能和我说,就是教教你该如何。你是皇后,不能太心软,不能随便被人撺掇了。”    孙茗连连点头。    她本来也紧紧记着这些,可是被张太后哭着那么一求,心一软先答应下来之后又想着不能违背承诺,谁知道竟犯了大忌。    现在她紧紧抱着皇帝,心里又惶恐又茫然,眼泪根本就止不住。    本来都好好的,陛下只在她这里。    现在却刚进宫不久就犯下这样的大错。    凄惶间,忽然觉得就要失去现在这份甜蜜了。    朱厚熜摩挲着她的背:“好了,明日还是照常去两宫看看。见到慈寿太后时,你就说跟我提过了就行。”    孙茗再点头。    “是我刚才的样子吓到你了?”    朱厚熜知道自己已经有了身为帝君的一些威严,尽管和她很亲密。但突然听她支支吾吾提起这事时,脸色必然是变了的。    孙茗只能可怜兮兮地点点头。    “什么事都要说开,我又不能因为喜欢你就不跟你讲这些道理。你还小,我不会一直怪你的。”    “会怪臣妾多久?”小姑娘听到喜欢你这样的话心里只觉得酸涩不已,追悔莫及。    朱厚熜瞧着她。    十几岁的姑娘而已,可惜心计太浅了,这么轻易就被那老太后利用了一下。    如果皇帝震怒,后宫说不定都得乱一下。    你也不能说张太后不该这么做,她向当朝正宫皇后求情,说不上什么。    和皇帝之间,张太后在去年寿宁侯出事后没有控制好情绪,早已知道直接求皇帝没什么用。    可这未尝不是她还有高傲、还不甘心?    最主要的是,始终是非不分,眼里只有她的两个宝贝弟弟。    如果朱厚熜还不“网开一面”,她说不定会故意做出什么长辈下跪求他的事,说不定还会找个众目睽睽的时机。    就因为朱厚熜不能杀了她。    而宠弟狂魔的心理下,若朱厚熜真要了她两个弟弟的命,她会不会发疯根本难以预测。    听皇帝讲了这些情况,孙茗这下是极度后怕自责,根本不知如何是好。    “所以我得怪你一会,让你长点记性!”朱厚熜轻轻点了点她的脑门。    “……臣妾记住了!”然后又垂头丧气地说,“宫里以后都会有这么多算计吗?”    “所以我教你的,你要好好听。”    孙茗认真地点头。    “嘴巴要严!”    孙茗抿紧了嘴。    “试一试。”    “……啊?”    “之前不是教过你吗?”朱厚熜忽然笑了笑掀起了被子,“练习一下,嘴巴要严。”    孙茗又臊又难过:“这是惩罚吗?”    “你当做是惩罚也行,总之一定要你印象深刻一点记住这件事。”朱厚熜一本正经。    于是皇后娘娘只能带着没干透的泪眼,以楚楚可怜的姿态嗦进了被子里。    第183章 朕该不该杀你?    从弘治年间到现在,张氏兄弟嚣张跋扈多少年了?    虽然去年曾被方沐贤一事闹得惊恐不定,但这么长的时间他们还好好的,在外面是低调了些,在府内却不会。    甚至更加残暴。    这次日还恰好是十二月初一朔日大朝会,张鹤龄兄弟也要参加。    府内下人冒着深夜犯禁可能会被杖死的风险也要逃出侯府,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朝参官和勋戚。    大朝会上,杨廷和“义愤填膺”,一顶大帽子就盖了过去。    “当此欲行新法富国图强之际,陛下已有明旨嘉靖五年以前新法只行于广东,到底何人煽风不止?臣请陛下降旨,令三法司会同锦衣卫严查此案,定要揪出幕后主使乱法害国之人!”    张氏兄弟浑身发抖。    事情越闹越大了,现在这件小事又与新法扯上了关系。    御座上的皇帝面沉如水。    杨廷和慷慨陈词:“去岁逆贼方沐贤业已查明真相,贼人只是匿身侯府,借国戚之便意图祸乱大明。此次一桩小小田产之争,究竟是何人在后兴风作浪?寿宁侯、建昌候御下不严、多造冤情是事由,必严查而平民愤;幕后之人借事生乱,意在新法成败、宗亲恩情,更是其心可诛!”    皇帝反倒问了一句:“杨阁老,是否言重了?”    “不然!”杨廷和一脸坚决,“陛下曾降旨,勋戚有犯律例者,三法司可先定刑,再呈禀陛下圣裁。此案已在京城之中传得人尽皆知,三法司若不秉公断案,臣等推行新法威信何在?陛下圣裁,宽恕则新修律例依旧无法约束勋戚,治罪则有损亲亲之恩。贼人用心歹毒,可见一斑。”    王琼佩服地看着他。    真勇啊。出手的可能正是陛下,你一口一个贼人,是不是在发泄怨气。    皇帝的脸色果然难看。    过了许久才瞥了一眼张氏兄弟,满脸恨铁不成钢的神色。    “那便先严查!散朝后,参策御书房议事!”    于是刚刚散朝的张氏兄弟就先因之前命案、昨夜府中命案、咒骂皇帝及行巫蛊之事的嫌疑先被收押了,而他们被押往刑部大牢时又见到了跪在承天门外的司聪。    画面似曾相识,张鹤龄、张延龄顿时面如土色。    你他妈的,为什么要学方沐贤?你这浓眉大眼的锦衣卫指挥竟是逆贼?    司聪整得太夸张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消息迅速传到了御书房。    还是御书房门口,还是方沐贤跪过的位置。    司聪磕头之后说道:“臣自知有罪!罪臣代建昌候放印子钱获利是一罪,今闻寿宁侯、建昌候当此民怨鼎沸之时犹敢逼死家仆,罪臣惶恐,其人昔年于曹祖案中令臣狱中害死曹祖恐怕真有内情。罪臣不敢怠慢,只敢实言出首,请陛下发落。”    杨廷和脸色变了:昔年曹祖告发张氏兄弟,用的可是阴谋不轨的罪名。    那时候,最终并没查到什么实据。曹祖告张氏兄弟,也只不过是因为他儿子在侯府为仆,没把他这个老爹照应供奉好。    但曹祖死于锦衣卫诏狱中,竟是司聪奉张氏兄弟之命出手的?    皇帝脸色铁青:“押往刑部天牢,给朕查个明明白白!”    参策们看着皇帝,心里惴惴不安:莫非是没想到牵扯出来的事情越来越多?    昔年有曹祖案,去年有日精门刺驾案,前后两任皇帝都被那两个蠢货“动过心思”,皇帝还能在最后关头“开恩”控制事情走向吗?    司聪被带走了。    一万五千两他拿得出来,但王佐他害怕。    这次自己跳进这个泥潭,司聪也不知道是生是死,虽然王佐跟他说过了不会有事。    他并不知道如果没有现在的提前自首,另一个时空中的他最终被张延龄逼死了,还是让他的儿子亲自把他烧死的。    这件事,也成了张延龄最终被下狱关到死的开始。    不论如何,现在的司聪也成了压垮张氏兄弟的最后一根稻草。    御书房内气氛压抑,参策们其实并不明白何必现在非要动这两人。    哪怕是为了钱,那也不至于,不至于……    钱挤一挤,凑一凑,挪一挪,还是有的。    大家都看向了崔元。    孙交去了广东,崔元身份最特殊,要不开口问问皇帝现在怎么办?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崔元也觉得必须问一问,但还没开口,就听见御书房后面隐隐传来很凄惨的号哭声。    众人脸色一变。    那个地方是坤宁宫,这号哭声……有点像张太后。    声音越来越大,虽然听不清全部的内容:“……饶了……求……磕……”    “去看看,出了什么事。”朱厚熜的脸色更难看了。    黄锦去了那边打了个转,回来之后就有些纠结:“陛下,还是去一下吧。”    朱厚熜站了起来:“崔元,你随朕一起去。”    崔元心头一凛,赶紧站了起来。    他是张太后的“妹夫”,他这个国戚原本也是可以去做宗人令的。    到了坤宁宫外,他先站在了殿门口低着头,以免进去之后看到什么不该看。    看是看不到的,但听到的内容已经令他心惊胆颤。    “皇后,老身求求你了,劝劝皇帝,饶了我们一家孤寡吧。大位已稳,何至于赶尽杀绝啊,老身给你磕头了……”    朱厚熜大踏步进了殿门,就见孙茗手足无措地站在那,而张太后穿了一身破旧衣服跪在她面前抱腿哭嚎。    看到了朱厚熜进来,孙茗眼泪炸了出来。    她真的来撒泼了。    她可是太后啊!    五十来岁的老妇人对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撒泼,孙茗何曾见过这等阵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