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 第468节
书迷正在阅读:神龙他在星际养猫、穿成被迫和亲的小可怜、穿越后我成了全星际的瑰宝、年代苦情剧恶婆婆、穿越到异世后发现老公们也追来了(nph)、虫族之跨越时空的救赎、穿书死遁后,病态剑尊囚禁我、成为恶毒女配后我拐走反派、先生,我的红薯个大保甜、虫族:撩欲!残暴疯批雌虫专宠我
		
		    即便发现是蛇,顶多就是一场惊吓。    更何况很多人根本就不怕蛇。    说话间,吴远见老丈人处理这些黄鳝不太得心应手,干脆掠起袖子道:“我来吧,爹。”    杨支书果断让位道:“你来。”    吴远接过斧头,对于老丈人递过来的剪刀根本不用,一把揪住黄鳝尾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摔在猪圈旁的砖头上。    三指粗的黄鳝十分干脆地晕了过去,被吴远一根钉子钉在菜板上,斧头随手一划拉,直接开膛剖肚。    接着手起斧落,剁成十来段。    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看得先前在院子里不敢过来的小江和玥玥,都屁颠颠地跑过来,兴奋地盯着吴远继续处理第二条和第三条。    就这样,吴远又处理了两条。    看着盆里面堆得满满当当,干脆放下斧头,今天就到此为止了。    毕竟是野生的黄鳝,太粗太长了。    放在城里人家,一条就够烧一盘菜了。    吴远这一口气搞了三条,怎么着都够吃了。    随即端着剁好的鳝段来到水井边上,老支书提着剩下的黄鳝桶,跟在后头。    打了一盆清水,先冲洗了一遍。    接着使唤起闺女道:“玥玥,去跟你妈要碗面粉过来。”    玥玥激动万分地跑去了,小江屁颠颠地跟在后头。    等到一碗面粉端过来,吴远已经又打了一盆清水,指挥着玥玥把面粉往盆里一倒。    开始就着面粉揉搓鳝段,直到表面再不滑溜为止。    老支书蹲过来问:“这么大一盆,你准备怎么做?”    吴远继续冲洗掉鳝段表面的面粉道:“就来个葱爆鳝段吧,正好当下酒菜了。”    如果鳝段不那么多,倒是可以配搭着新鲜猪肉来一盘红烧马鞍桥。    现在这个量,没那个必要了。    “好嘞!”老支书撑着膝盖站起身来道:“我去寻摸点大葱过来。”    换上围裙的杨落雁,走过来一看,眼神里不乏崇拜道:“你怎么什么都会呢?”    吴远得意地开个玩笑道:“可能我上辈子是个吃货,竟琢磨这些事儿了。”    上辈子功成业就之后,确实在美食上下的功夫,比在女人身上更多。    毕竟是人到中年了,兴趣点也有所转移。    杨落雁却不以为意道:“那也不错,做个名厨,绰绰有余了。”    等到大葱拔来,洗掉切段。    吴远就端着干净去腥的鳝段,直奔灶房。    老支书主动占据了灶门的位置,用烟头引了火。    六月的天,大锅很快就热起来。    吴远摸过油壶,沿着锅边倒了一圈的油,随即不等油热,就把事先切好的葱段、蒜瓣倒进去。    一时间油烟四起。    “爹,火小点。”吴远连忙道。    老支书手忙脚乱地,直接来了个釜底抽薪。    好家伙,一时间,火星四溅。    好在火是真的小下来了。    吴远翻炒着葱段直至金黄,倒入腌制过后的鳝段直接爆炒。    然后加水,再行调味。    北岗这边的口味不习惯加糖,吴远还是随手加了一勺,改善一下口味。    等到葱爆鳝段出了锅,盛在小浅盆里,顿时香味扑鼻。    闻得老支书兴头大起:“今晚必须喝两盅!”    看着葱爆鳝段端上了桌,刘慧也没拦着这爷俩喝酒。    两盅茅台下了肚,杨支书这话匣子立马就打开了,跟吴远提起道:“如今咱村里买的这台粉碎机,一个星期拢共也开不了几天。大部分时间都闲着,我跟你许叔看着实在闹心。”    “所以就想问你,这十三香调料粉,是不是只能卖给烧小龙虾的?能不能扩展点用途,咱也能多点客户。”    这问题,立马让吴远想到了王守义十三香。    同样是调料粉,人家这市场范围就很广。    不过吴远提供给村里的配方,的确是偏向于红烧小龙虾更多一点。    用来调味家常菜的话,口味上还是偏重了点。    所以吴远趁着倒酒的机会琢磨了一下道:“要不咱们再设计个包装盒,把多余的产能包装起来,拿到市场上卖卖看?”    这也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老支书一听,就拍板道:“试试就试试,总比机器白白放着生锈强!”    然而吴远心里清楚。    这事的市场前景怕是有限。    毕竟这年头,大部分老百姓家里头,日常炒菜连油都不舍得多放。    更何况各种调味料乎?    否则也不至于让莲花味精大行其道。    所以为了让老丈人心里多少有个准备,吴远又把话说回来道:“爹,咱们的小龙虾产业,重点是小龙虾的养殖和销售。十三香调料味毕竟只是配料,它动不了主角。”    老支书听出闺女婿的言下之意了,不由叹气道:“谁说不是呢?可农科院迟迟没个消息,这几家养鱼的,小龙虾更是没养出头绪来。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说完,老支书自己闷头干了一盅。    吴远酒盅端起来又放下道:“好事多磨,爹。”    老支书喟然道:“我也知道这事急不得,可今年这光景,麦子已经被淹毁了,如今稻子又要被旱死了,养蚕又迟迟不见效益,怎能不急?”    第546章 从夜市摊位到门面房,买!    眼瞅着父亲这情况,杨落雁连忙放下筷子,轻拍着老父亲的后背。    生怕他一不留神,再急出个好歹来。    吴远问起道:“咱北岗有多久没下雨了?”    刘慧难得地应了一句:“怕是得有二十多天了。”    老支书肯定地道:“二十三天了,如今连运河里的水都不足往年一半,所以为了保持水道畅通,水利局根本不让引运河水来灌溉稻子。”    没想到吴远直接放下筷子道:“这哪行呀!”    老支书一瞧,小闺女女婿比自己反应还大,连忙往回找补道:“水利局这么做,也无可厚非。毕竟运河的水道畅通,不单单关乎北岗一家的利益。”    “我知道,”吴远点点头道:“我明天找三姐夫问问。”    老支书不由一愣,杨落雁也是跟着没明白。    你都知道了,为什么还要去找三姐夫问?    不过这个姐夫跟小舅子的关系摆在那儿,倒也不用担心会出什么事。    说话间,一浅盆的葱爆鳝片被吃了大半。    俩孩子愣是没少吃。    刘慧反应过来,连忙拦着不让再吃了。    这倒也对。    毕竟孩子原本就气血两旺,再吃这么滋补的野味,容易上火流鼻血。    晚饭过后。    老支书提溜着大黑的狗饭,弓着腰、背着手就走了。    吴远一直送到了村道上,看着那操心的背影,还忍不住叮嘱道:“爹,别太担心,船到桥头自然直。”    隔天一早。    吴远吃完早饭,刚到厂里,就给水利局打了个电话。    结果局里的人说熊科长不在。    吴远紧接着又给乡水利站打了个电话,结果人也不在站里。    这就奇了怪了。    吴远只能打到了下圩村里。    得到的结果并无二致,依旧是不在。    正当吴远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熊刚一个电话打进来了。    “你方便出来一下么?”    “三姐夫,我正想找你呢。”    “那正好,你直接到陵园东路来吧,我跟你三姐正在这边看门面房。”    怪不得到处都找不着人,敢情去看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