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贵女的荣华之路 第79节
书迷正在阅读:投喂冰箱里的寒灾小人国、我真不是自恋狂[修真]、至尊瞳术师、孤的暗卫失忆后野翻了、和渣男分手后,冥界大佬盯上我、《讨厌高校的知识分子》(NPH)、薄总的奶糖精是人鱼omega、重生八八从木匠开始、神龙他在星际养猫、穿成被迫和亲的小可怜
		
		    皇帝沉声道:“朕要你们一鼓作气,打到商邑的都城皇宫里。”语气里面的野心难以隐藏。    宋远军和周宵当即就齐齐应道:“臣遵旨。”    有了皇帝的话,两人率着军队到了塬城之后,第二天就派军队攻打商邑的边城。    商邑尽管做足了准备,奈何实力远远不敌安朝,一路节节败退,而安朝的大军势如破竹,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攻下了商邑五座城池。    商邑本就是个小国,土地面积实在算不得多大,拢共也只有大大小小二十来座城池,如今,四分之一的国土已经归入了安朝。    军队也讲礼仪尊卑,但更能让士兵服气的是实打实拼出来的军功。对于周宵这个空降者,很多人都是极其不服气的。一个郡王爷,连战场都没见过,上了战场只怕会吓得抱头鼠窜的公子哥儿,有什么资格直接担任副将的位置。    可经过了几次战役之后,军中上上下下对周宵的态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因无他,周宵在战场上的表现实在是异常勇猛,几场战役之中屡立奇功。    商邑的军队一路节节败退,眼看再打下去的话,都城都快保不住了。    商邑的人慌了,上到皇帝大臣,下到普通百姓。商邑的皇帝和大臣原本以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商邑就算不说能和安朝平分秋色吧,起码也能挡住安朝的大军的攻势。    结果呢?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啊,城池丢了四分之一。    这下子,商邑的人慌了,上到贵族大臣,下到黎民百姓,纷纷咒骂皇帝,一时间倒是民怨沸腾的,简直是内忧外患。    商邑的皇帝立马给安朝皇帝修书一封,姿态放的更低了。    可安朝皇帝对此置之不理,甚至给宋远军下了命令,让他加快速度。与此同时,还派人押送了大量的物资粮草过来,让宋远军和周宵安心打仗,尽快攻下商邑。    看着怎么样都改变不了安朝的态度,商邑明着敌不过安朝,便想要暗着来,趁着黑夜派人过来烧了安朝的粮草,把睡梦之中的安朝士兵杀死烧死。    明的打不过就来阴的,这在哪里都不稀奇。    尤其商邑国可是有前科的,是以,为了防止商邑搞偷袭,塬城明面上加强了进城的盘查手续,暗地派人细细盯着每一个进城的陌生人。    也是这段时间打仗,除了塬城本来的百姓,很少有过路人会进塬城。    突然从一天开始,三三两两就有人进城了,要么是路过的小商队,要么是走镖的,要么是来投奔亲戚的。    谁会来战乱的地方跑商、走镖、投奔亲戚,只怕能有多远跑多远吧。    果然,很快就查出来这些新进城住下的人都是商邑的精锐士兵。    堵不如疏,宋远军和周宵等几位将领商量着干脆将计就计,到时候直接一锅端了。    这几日,宋远军露出消息,要让塬城的士兵去那几个新攻下来的城池内守着,以防商邑卷土重来。    每天都有商邑的大批士兵出城。    很快,塬城的官兵走了大半,算上原本就驻扎在这里的士兵,也只有一万人左右。    每日在城内探查各种消息的商邑士兵果然放松了警惕。    昨天夜里,商邑隐藏在塬城的士兵出动了。将近一百人的小队分成了三队,一队去烧粮草,一队制造动静引大量的官兵过去,最后一队人则是摸到城门口,干掉守城的士兵,大开城门,让早已埋伏在外的商邑军队进城,一举歼灭塬城内的安朝士兵。    到时候,占据了塬城,这个号称安朝口袋入口的城池,安朝人还敢继续攻下去吗?    商邑想的很好,只是他们不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安朝人的监视之下。    毫无意外,商邑昨晚的行动失败了。    烧毁掉的粮仓是假的,城门还未打开商邑的士兵就迅速被安朝的士兵反杀。    而周宵早已借着前去驻守其他城池的说辞,带精兵在城外埋伏,并把人马分成两队,等着前后夹击商邑军队。    昨晚等到商邑的军队摸着黑行到塬城附近时,周宵立即率军攻打,看着商邑走进了包围圈的士兵也纷纷出动。    商邑的军队在前后围攻之下,四处逃窜,却还是被周宵带队尽数消灭。    第134章 身子不大好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很快就到了年关跟前。    安朝与商邑的战役也进入了尾声,商邑节节败退,已经无力再战了。    皇宫内,紫宸殿。    皇帝看完塬城送过来的折子后,他把折子放在案桌上,身子向后仰靠在椅背上,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折子上写着,宋远军和周宵已经率着将士攻进商邑的都城之中,上至皇帝贵族,下到公卿大臣都已经投降。    没有一个统治者不想要开疆扩土,皇帝自然也不例外。    商邑的国土不及安朝的五分之一,实力也远不能和安朝相比。    有一个这样实力不强,面积不大的小国家紧挨着安朝的边缘,且这个小国家还一点都不安分,总想搞事情。    皇帝怎么可能会一直容忍下去,心里早就恨不得能将商邑这个蕞尔小国夷为平地。    可是商邑作为安朝的附属国是先皇定下的,皇帝不好公然反对他爹的旨意,只能一直引而不发。    直到几年前皇帝身边的暗卫发现了京城竟然有商邑派来的奸细。    发现了这事之后,皇帝当即就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可以借此向商邑出兵。    皇帝顺藤摸瓜把商邑派来京城的所有奸细一个个都查出来,查出来之后他没有当场就发作,任由着他们费尽心思拉拢安朝的官员。    他倒是要看一看,什么样的人会蠢成这样,真信了商邑的诺言。这样的蠢人,也不配再为官了。    一个个查看人员名单的时候,皇帝发现李相廉的夫人竟然也是商邑派来的奸细。    看到李夫人的名字,皇帝玩味地笑了笑。    听说李相廉和夫人鹣鲽情深,感情甚笃,李相廉一辈子不曾有过通房,也不曾纳妾。    三子两女皆是李夫人所出。    端看李夫人会如何选择了。    李夫人的选择果然没让皇帝失望,她几乎没有犹豫就选择了丈夫和儿女,用自己一条命护住家里其他人的生命。    之后就顺理成章有了李夫人在城外寺庙和拾一见面的事情被周宵发现。    以李夫人为诱饵,拔出了所有商邑的奸细以及投靠了商邑的官员。    进而对商邑发兵也是师出有名。    如今,商邑已经攻下,了了皇帝的一桩心事。    皇帝直起身子,扬声道:“来人,去传太子。”    下了朝之后,太子去给皇后请安,此刻还在宫中未曾离去。    是以,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太子就过来了。    “儿臣给父皇请安。”    “起来吧。”皇帝摆摆手,让太子在他身边坐下,顺手把塬城的折子递过去,笑着说道:“你看看。”    高福禄给太子上了茶就放轻手脚退下去了。    太子很快就看完了折子,他笑道:“还是我安朝的将士勇猛,一路高歌猛进,直达得商邑毫无招架之力。”    听到太子这么说,皇帝倒是想起来周宵了。    皇帝说道:“这次周宵可是立下不少功劳,倒也是个能干的。”    塬城的一举一动自然都瞒不过皇帝。    皇帝早前就对周宵有所改观,说话总能说到点子上,很多想法都和他不谋而合。现在对周宵倒是越发刮目相看了,没想到他这个孙子倒是带兵打仗的一把好手。    太子笑道:“这孩子自小就习武,如今倒也算是派上用场了。”    皇帝刚想说些什么,喉头突然感到一阵痒意,“咳咳咳,咳咳。”    太子连忙给皇帝递了茶杯,又起身给皇帝顺了顺背,他担心道:“父皇,没事吧。”    皇帝猛灌了几口茶,这才好受许多,他摆摆手,道:“不打紧。”    看着皇帝的脸都咳红了,太子有些不放心,“父皇,传太医来看看吧。”    皇帝拒绝道:“用不着,你又不是不知道,多少年的老毛病了,一到冬天就咳嗽。”    听到皇帝这么说,太子这才没有再继续劝。可看着父皇的脸色远远不如从前,头发都快全白了,明显比以前见老,精神也不如以往,太子心中到底存了一分担忧。    自祖母和宏儿去了,父皇病了一场,病好了之后脸色就没以前那么健康了。    想到这里,太子心底叹了一口气。    说没事,结果晚上皇帝就病了。    皇帝睡得昏昏沉沉,身上还发着热。    还是高福禄进来给皇帝掖被子的时候发现的,高福禄狠狠吓了一大跳,当即就派人赶紧去请太医。    紫宸殿很快就忙活起来了。    听到消息的皇后和各宫娘娘也都赶了过来。    皇后坐在床边,有些着急地看着太医,“陛下如何了?”    太医还未说话,就听到皇帝的咳嗽声。    皇后赶紧转头,就见皇帝慢慢睁开了眼睛。    皇后惊喜道:“陛下,您醒过来了?”    皇帝只觉得脑袋沉得很,耳边也是嗡嗡的,吵得他睡不着,睁开眼睛之后发现周围果然都是人。    皇帝皱了皱眉头,正要说话,这才察觉出自己有些不舒服,浑身酸软,四肢无力,头也很疼。    “皇后留下。”皇帝不悦道:“其他人都出去。”    年纪越大,皇帝对后宫的莺莺燕燕就越发不耐烦。    众人不敢违抗皇帝的话,纷纷退了出去。    很快,屋里就剩下了皇帝,皇后,太医和高福禄。    看着一下子开阔了不少的寝殿,皇帝皱着的眉头松开了。    皇帝看着太医,问道:“朕现在怎么样?”    太医擦了擦额头,道:“陛下,陛下您……”    看着太医的模样,皇帝心下一沉,有了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