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愿为大王担骂名
    “不错!”    徐庶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些无奈之色:    “迫害士子,连蔡老都看不下去。    这样的臭名声,自然得由我们这些臣子背着。    而且,我们新占了陇西与金城二郡。    这两郡中虽然历经战乱,却还是剩下一些豪强。    为了便于我国新政的执行,我不得不把一些豪强当成土匪剿灭了。    即使是识趣低头的豪强,我也用些钱钞购买了他们的土地和宅院,把他们强行迁移到枹罕来了。    迫害豪强,苛待投诚者,同样不是什么好名声。    这些名声,同样应该由我们这些臣子背着。    这种事只要有了开头,以后就好做了。    作为一国之君,大王需要仁义之名。    大王对我信重无比,我岂能不为大王考虑?”    说到最后,徐庶脸上满是决然。    蔡邕仔细打量着徐庶,如同第一次认识徐庶一般。    好一阵,他沉声道:“元直,为了天下百姓,你不怕臭名千古,不得好死?”    徐庶昂然道:“虽千万人吾往矣!”    蔡邕突然站起身,对徐庶深深一躬:“元直既忠且义,请受老夫一拜!”    徐庶怎么也想不到,蔡邕身为天下大儒,夏国妥妥的国丈,竟然会如此郑重地拜谢自己。    他一惊之后,蹭地一下从椅子里弹了起来,飞快地跑到蔡邕身侧,连声道:“蔡老,蔡老,您这是太客气了!”    蔡邕正色道:“你当得起。”    认真看着徐庶,又道:“只是,你多少有些欺君之嫌。”    说罢,自顾自又坐了回去。    “蔡老说得是。”徐庶露出微笑,道,“不过,大王是个豁达之人,必不会怪罪于我。”    蔡邕又端起茶碗,轻轻试了试水湿,缓缓品味起来。    徐庶也不说话,照样端起茶碗品茗。    “大王走了这么久,怎么还不回来?”    蔡邕放下茶碗,似是无意地问道。    徐庶明白,蔡邕先前气冲冲而来,是以为他把赵云支走了,并瞒着赵云迫害士子。    有了这样的认知,蔡邕当时把他视作了大大的奸臣。    现在误解已去,蔡邕却还是在怀疑他。    疑他用了什么手段,让赵云迟迟不回来。    说来也对。    赵云这次出行,前后已经一个多月了。    考虑到蔡邕乃是蔡琰之父,蔡邕今天的这些话,说不定也是后宫众女通过蔡琰,传达给蔡邕的。    所以,即使心中有些委屈,他也不得不认真作答。    “事实上,国中发生的大事,我都向大王呈报了的。    大王即使身在外地,也能随时将一些指示传达回来。    至于大王现在未归,却是他想顺路视察金城郡。    不出意外的话,视察了金城郡,大王应该就要回来了。”    蔡邕露出释然之色,微微点头。    “既然如此,我就不耽误你做事了。”    蔡邕站起身来,抬腿就向外走。    徐庶忙也起身想送,嘴里道:“蔡老慢走,我送送你。”    “不必了。”蔡邕摆了摆手,“你是国中首辅,大事小事缠身,就不要为我多费心力了。”    徐庶面带笑容,抢前几步打开房门。    等蔡邕走出房门,徐庶跟着走了出去。    目送蔡邕的背影在院门外面消失,徐庶方才转过脑袋。    张松恰到好处地从旁边的门里走了出来,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微笑。    徐庶没好气地瞪了这家伙一眼,转身走进办公室。    “哎哎,元直你生我气了,太小气了吧?”    张松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徐庶刚好端起茶碗,闻言手中一抖,茶水溅出不少。    他喝了一口,将茶碗搁下,回头笑骂道:    “有麻烦了你躲得飞快,回头还给我安个‘小气’的罪名。张子乔,你不当人子!”    “能者多劳嘛!”张松笑呵呵的样子,“你不知道,一看蔡伯喈那样子,我这心里就直发憷。自然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哼哼!”    徐庶冷哼两声,端着茶碗回了自己的办公桌。    一名侍者走进办公室,将茶几上蔡邕喝过的茶碗端了出去。    徐庶也没真个就生张松的气。    稍稍整理思路,他把蔡邕的来意简单说了一下。    “这样也好!”张松摸着下巴,脸上露出沉吟神色,“如果不出意料,蔡伯喈应该是后宫指派过来的。”    “嗯。”徐庶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蔡伯喈一身正气,不善诡谋。要是没有人提醒,他肯定不会想到那些问题。”    张松敲了敲桌面,又自顾自说道:    “蔡伯喈原本就名震天下,加入我国以后,成为朝中和民间第一等的名臣。    又因蔡……蔡侍郎的才名和身份,朝中上下,包括大王在内,人人都对他尊敬三分。    有了他替你我解说,我等早晚可以得到清白。”    “清白?这是什么话。”徐庶好笑地摇了摇头。    不过,他心中也感觉轻松了不少。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毕竟,没有谁真想臭名千古。    他把一切都告诉蔡邕,多少也有为自己“脱罪”的意思。    “大王有说过他的行程吗,什么时候可以回来?”张松询问。    “大王没说,我也无法确定。”徐庶摇摇头。    “什么意思?”张松有些奇怪。    至今为止,他已在内心里承认了徐庶比他聪明的事实。    因此,他以为徐庶可以推测出赵云的行程,并已在心里准备接受。    谁知,徐庶竟然没有给他答案。    徐庶摇了摇头,脸上隐隐露出忧色。    “子乔莫非忘了?    金城郡那边,我们安排了一批士子过去当官。    如果那些人中有人乱来,说不定就要撞到大王手中。    到时候,大王必定追究到底。    这样一来,大王的行程就耽误了。”    张松想了想,脸色也是一变。    向门口看了一眼,张松压低声音道:“好的不灵坏的灵!”    徐庶刚刚拿过一份文件展开,闻言回头问道:“你可是有什么消息了?”    张松叹道:    “金城郡的人是你批的,却是我亲自审核的。    相比你,我更知晓他们的心性。    元直应该没有忘记,那个陈家庶子,陈元。    他原本就通晓四书五经,又有许多见识。    在政务学习班里,他的综合考评成绩高居第一。    我深爱其才华,推荐其为金城郡郡守,你也批准了。    但是,我后来觉得,那人我竟然从未看透过。    他到底是不是认同我们这一套,我现在心里根本没底。    如果他要乱来,金城郡全郡都会脱离我们的预计。”    说到最后,张松舔了舔嘴唇,脸上有种紧张之色。月不语的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