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 章 流水线
书迷正在阅读:南城诡案集、我成了天命之子的替身、空降萌宝:妈咪,渣爹又来求婚了!、傲世狂龙、都市之仙王重生、玄幻:肉身无敌,开局吞食系统、御煞、四合院:子孙满堂众禽之王、六年后,神医妈咪携崽惊艳全球、大佬是女儿奴
		
		    朱高燧看着妻子气若游丝的模样,到底还是不想惹她着急。    他避错就轻:“孟贤犯了错,老头子怪我没有约束好下面的人。”    大差不差,也差不多吧。    “王爷你吓死我了。”沐氏松了口气:“我还以为多大的事呢,孟贤犯了什么错?”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为了个护卫指挥犯的错,就把自己亲儿子砍了?    打死她,她也不相信。    “这你就别管了。”朱高燧不说:“你只管好好养着就是,旁的事都不用你操心。”    沐氏一顿,知他是不想让自己知道,便也就不问了。    朱瞻基却是个大嘴巴,朱高燧前脚从奉天殿出去,他后脚就讲笑话似的和景舒说了。    景舒好奇地问道:“殿下,三叔是真的想造反?”    她怎么觉得不信呢?    你说汉王有这胆子,她倒是信的。    “怎么可能?”朱瞻基直接道:“是那个孟贤野心大,常常撺掇三叔。”    “三叔呢,行事又太过不着调。”    “爷爷就想吓唬吓唬他,让他收敛收敛。”    毕竟,老爷子知道儿子的心思,以后皇帝知道不知道可就不清楚了。    他要是不把儿子身边,心怀不轨的那帮人都清理干净。    他又怎么能放心呢?    想到这里,朱瞻基又有些难过,就没有法子让爷爷活久点吗?    景舒看着他脸色变换,明明刚刚还一脸笑意,这会忽然有些伤感了。    暗道:男人的心思真难猜,特别是重生过的男人。    赵王战战兢兢地装了一个月孙子,见皇上还是没有降罪。    便知道这事算是过去了,爹已经不和自己计较了。    他才算是放下了心,可为人却也乖觉、低调了许多。    赵王不许手下在外面惹事,只要是惹事的,他一点情分也不会念,统统赶出赵王府。    由此,可见朱棣这回的吓唬式教育还算是成功的。    根据狗儿的口述,哦,不对,皇帝已经给他赐了名字,叫王献。    她发现,老朱家真的很喜欢给太监赐王姓啊。    皮蛋一经在江南推出,就收到了广大富家才子们的欢迎。    他们常常相聚在酒楼,点上一桌子菜,然后再来上一盘凉拌的松花皮蛋。    先对着皮蛋吟诗作赋一番,表现出自己的才华。    最后的最后,才会一人来上一筷子,品尝美味。    不过两个月,江苏四家酒楼,光纯利润就有八千多两。    当然,卖皮蛋是挣不了这么多钱的,主要靠皮蛋带动其它的菜。    开玩笑,你下馆子,总不能只点一盘皮蛋吧?    那够谁吃的。    景舒忽然有些坏心眼地想道,若是让那帮君子远庖厨的酸儒知道。    他们追捧的皮蛋是用脏兮兮草木灰做出来的,会是种怎么样的表情。    “现在所有的铺子、酒楼,每三个月的纯利润是多少?”    景舒觉得,她作为最大的智囊队长。    有权利知道自己,到底给老朱家挣了多少银子。    王献腼腆地笑了笑,保守道。    “回太孙妃的话,皇爷现在有一千多间铺子,和四十多家酒楼,每三个月能有十八到二十万两左右的利润。”    酒楼赚的都算是少的,主要是那些女子用的小玩意,别提多么受欢迎了。    每每刚一上货,就被各地的大户人家采购一空,简直是供不应求。    若不是皇爷现在身体不适,他都怀疑皇爷会即刻启程,带着将士奔向他心心念念的草原了。    “也别都让自己人去做工。”景舒语气柔和地道。    “近两年庄稼收成不好,也可以请一些手脚麻利,为人老实的妇人做工,只要不让她们看到具体成分就行。”    景舒怕他听不懂,便边说边画图,多少有些类似于后世的流水线。    每道流水线都是隔开的,看不到对方做的是哪道工序。    其中两道工序由自己人来做,另外的就雇人来做,既可以推进就业率,又可以保护商业机密。    “妇人?”王献有些疑惑地重复了一声:“男子不行吗?”    他觉得男子的力气更大一些,干起活来也能快一些。    “手巧的也行。”景舒笑道:“我们卖的是女孩的玩意儿,大老爷们少有女子那般细致,但也是有的,你看着用人也就是了。”    就说那管状口红,那么小,又没有机器。    你只能用模具,稍微不注意,液体就撒出来了。    当然可以擦掉,但那会影响效率,毕竟时间就是金钱嘛。    老爷子有了银子,火器局就开始热火朝天地忙活了起来。    将军炮、碗口炮、火枪的威力可不小,也是明君打仗必备的东西。    数次打的蒙古节节败退,说是降维打击也一点儿都不为过。    所以景舒有时候是真的想不通,朱祁镇到底为什么会被俘虏?    造好的火器,一半被送去给郑和,一半留给神机营。    朝堂上那帮人见这情况,就都有些坐不住了,纷纷猜测:“难不成,皇上又想去亲征了?”    哎,他们就想问问:摊上个穷兵黩武,还不听劝的皇帝怎么办?    七月,大同传来军报,说阿鲁台又跑来掠关了。    老爷子不顾病体,连夜召见了将军们还有兵部尚书。    连问都没有问过那些只会打嘴仗的文官,直接下达了亲征的旨意。    他看着大孙子,轻声道:“你爹身子也不好,要不你这次就别去了,留在京城,帮帮你爹吧。”    老大的身体不好,有孙子帮着,也能轻松一些。    朱瞻基不肯:“爷爷,不行,我不能离开你,爹他还有杨士奇他们帮衬,我得陪着你。”    虽然爹也短命,但先走的到底是爷爷啊。    朱棣想了想,又觉得有道理。    老大看着就是个活不长的,趁着自己还在,确实应该多教教孙子。    “那行吧,你回去准备准备,五日后就出发。”    他早就猜到,秋天了,草原上开始冷起来了,阿鲁台没有粮食过冬,可不就是要抢?    所以,他早就准备好了,到时候只等军队快速集结完毕。    他就可以立马出长城,杀去阿鲁台的老巢。    朱瞻基回来后,就有些魂不守舍,爷爷上辈子这回亲征。    是得知阿鲁台为瓦剌所败,部众溃散,所以才驻师不前,然后又攻击了鞑靼的西部之军,最后大胜而归。    那么这辈子,他能不能勇敢一点,把瓦剌也给收拾了呢?    可是,现在瓦剌和大明交好,爷爷应该不会对瓦剌用兵的吧?卿岁岁的大明好孕:皇后娘娘她日日求被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