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第416节
    就连关注杭峰参赛的选手都屏住了呼吸,心脏像是被吊了起来,生怕骤然张开的犬齿獠牙将杭峰拍进大海, 心恐怕也跟着摔在地上,碎个七零八落。    然而就在这时,海上那道身影猛地上跃,潇洒的近乎于猖狂,就那么堂而皇之在疯狗的獠牙上舞蹈,扭转浪板,冲向浪尖。    浪流带着他的身体向上冲击,猛然飞腾。    身在半空的身影轻盈的一旋, 带着冲浪板在浪尖上舞出惊鸿超脱的一幕。    “哗——”    海浪重重地拍打在海岸上,发出浪花奔腾的声音。    海面上旋出一周的身影, 在落回海面的下一秒,不留丝毫喘息的空间,拧转冲浪板再一次地冲上海浪。    于是下一秒, 一道扇形的水花在身后挥洒开来, 漾出五彩斑斓的阳光。    连续的技巧在海浪上蜿蜒出现,白色的水痕在身后追,从容写意般的流淌而出, 犹如大师笔下的泼墨画卷, 人如笔, 海似纸, 成就一副惊世画作!    转体一周    接    弧形旋?    这是什么组合?    自己好像是第一次看见?    没错, 应该是第一次看见……不是!等等!重点是他怎么做到的?怎么在这疯狗浪上找到最稳定的浪, 完成这套从未见过的组合技巧?    过分了吧?    牛顿的棺材板要压不住啦!    尖叫声瞬间压过了海浪咆哮, 看台上“哄”的站起了数不清的人, 对着杭峰的方向又叫又跳。    果然是男子短板的冲浪赛啊!    开场即高潮!    太过瘾了!    “杭峰!杭峰!!”    尖叫逐渐变成了统一的发音,对于这里大部分人而言,“杭峰”这两个字,应该是他们学会的第一个华语发音。    像是神秘的符号,蕴含着来自于东方大国的力量,有着让人震耳欲聋如同雷鸣般的能力,只是这样齐声大喊着,便寒毛炸开,心跳如雷。    完成一套组合技巧的青年还稳稳地站在浪上,“疯狗”成了他的坐骑,水为皮涌为骨,撑起海的王座,在那翻卷急骤的浪花中,将他拱起。    太温顺了。    这个浪和其他所有的浪都不一样。    像是被杭峰驯服了一般。    就那么平白高出一截的,近乎于平稳和缓的将杭峰迎面送来。    这个年轻人,无论是技巧,还是选浪,都登峰造极了!    “杭峰!!”    越是超出想象的强,越是让人疯狂。    他们需要这样神奇的运动员,世界需要杭峰!!    ……    乔·盖茨尔克:10.00分    贾森·林肯:10.00分    高见志保:10.00分    伊卡·芝布塔·维多多:10.00分    迈洛·尼米兹:9.98分    ……    主裁判拉金看着发送到自己界面的分数,沉默了一瞬,目光在五名裁判的脸上一扫而过。    乔和贾森分别来自澳洲和浪漫国,是国际冲浪协会外派的三名国际裁判中的两名。    作为同事,拉金和他们已经共事了十三年,两人虽然处于东道主时都有较为明显的偏颇本国选手迹象,但在其他裁判工作向来立场公正打分标准。    高见志保和伊卡是主办方安排的大赛裁判,都有国际冲浪裁判的资格,拉金和他们在国际赛场上偶尔会有合作。其中伊卡是厘巴岛的东道主裁判,对厘巴岛乃至整个亚洲的冲    浪推广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拉金和两人虽然不熟,但目前看来裁判能力毋庸置疑,立场也极为公正。    直到拉金的目光移到迈洛·尼米兹脸上的时候,稍微停顿了一瞬,眉心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继而又将目光落在了电脑屏幕上。    又是迈洛·尼米兹。    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每一次涉及到杭峰的打分上,他总会是抹去的“最低分”,明显的针对性让他很难给迈洛·尼米兹找借口,为什么是杭峰?你对他究竟有什么不满?    好奇心被迅速堆积到顶点,看在老同事的份上,拉金觉得自己必须要找迈洛谈一下。    至于现在……    视线移到屏幕的下方,杭峰的分数已经在传送过来的同时,算出来了。    10.00分!    哪怕迈洛给了一个不那么公平的分数,但系统是公平的,它扣掉了迈洛的分数,也扣掉一个10分,剩下的三个分数无论怎么算,杭峰依旧拿到了今天赛场的第一个满分!    现在。    接下来就轮到主裁判的工作。    同意or拒绝。    不参与打分的主裁判,却有着最高的一票拒绝权。    拉金想了想,实在找不到拒绝的理由,所以他抬手按下了同意键。    分数在下一秒发送到了各个终端,掌声和尖叫果然如同期待中那般响起。    电视屏幕的画面还锁定在杭峰的脸上,从大海里走上沙滩的年轻人,是海族最强大的战士,挺拔的身姿仰着头,肌肉的形状在泳衣下起伏,几乎可以看见他鼻翼前喷吐出的火星。    转体一周加弧形旋,还是在疯狗浪的浪况下完成,所有冲浪者都知道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就更不要说深度从事这项运动的国际裁判。    迈洛竟然扣了0.02分?!    这个家伙疯了吧?    这种开创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巧,如果不是满分只有10分,拉金愿意给出13分、15分,甚至是20分!    冲浪运动的难度太高了,尤其是短板冲浪,对海浪的要求和选手的能力,都苛刻到了顶点。    杭峰可以在u型池完成四周、甚至五周1800的转体动作,但深耕在冲浪运动的世界最顶尖运动员,也只能准备充足下,完成“平平无奇”的转体一周。    然而就是这么不具备太多观赏性的运动,体验感却被拉到了最顶点,只有在海浪中踏上那叶浪板,才知道在浪尖上的一周转体是多么极致困难的技巧。    杭峰却做到了一周转体落地后,还紧接了一个弧形旋。    无论这是刻意筹备,还是意外得来,总之在杭峰做出来的那一瞬间,他就突破了冲浪运动的顶点,在转体技巧之后增加了组合动作。    拉金想象不出这个动作有任何扣分的地方,欣喜于杭峰的创新,在那盖过海浪的掌声中,露出满意的微笑。    没错了,竞争会让人进步。    男子短板的赛场在有了杭峰和本尼·马龙的出现后,果然如预料的那般,有了让人惊喜的进步。    年轻人啊,为了胜利,总会拼尽全力。    而这也正是体育的魅力。    “10分!10分!10分!”    “杭峰!杭峰!杭峰!”    杭峰从大海里捞起冲浪板,缓步走上岸,还没等站稳,正对大海的裁判席最高处,就划过了他的名字和分数。    【华国杭峰 10.00分】    杭峰眨了眨眼,咸涩的海水从眼角被挤落,清晰透彻的双眸转动,视线第一时间就落在了正和罗总拥抱的老杭同志身上。    看着他们兴奋到又蹦又跳的动作,才让杭峰从那一瞬间    的质疑中,清醒了过来。    10分。    10分!    杭峰当然不是第一次拿10分了,他在国内拿到了太多的10分,好像不需要怎么费力气,他做出的动作就是国内裁判们引以为傲的范本,所有人打心眼儿里都认可他在华国冲浪界的地位。    直到来到国际赛场,对他实力质疑的,不喜欢他风格的,或者甚至说干脆就不喜欢他的人太多了,包括裁判在内。    否则就不会出现那0.01分的败北。    或许正是这种落差,明明杭峰对自己刚刚完成的冲浪,有着绝对的自信,但是当10分真正出现的时候,他还是有那么一瞬动摇了。    或者说,怀疑着人心真的可以变的那么快吗?    自己这就得到裁判的青睐了?    印象分已经刷够了?    一连串的疑惑,在出现的下一秒,就像被戳破的泡沫,“噗噗噗”,又迅速地消失不见。    没什么好怀疑的!    很明显是因为自己做的很好,这两天的付出有了回报,新颖的组合方式在疯狗浪上诞生,打破了冲浪赛的“天花板”而已!    就是这么简单!    杭峰的眉眼舒展开来,大大的笑容挂在了脸上,他朝着老杭同志的方向挥手。    有观众叫他的名字,他听见了,便给出回应继续挥手。    高兴,兴奋挂在了脸上,那阳光的模样一如太阳之子一般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