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分兵引华雄
    “韩刺史,我等若筹粮运来,消耗甚大。不如就在冀州收粮,我等付粮钱,你看怎样?”    刘元也是恼怒袁绍装傻,故而才上前多说了一句。    “如此甚好。从冀州民间购粮,确比运送实在一些。”    曹操好死不死的补刀。    “本州僭越一句。既然是盟军,就当戮力同心。二十万大军的用度,任谁也维系不了多久。韩刺史已经尽力了。    我出银五万两,用于购置粮草。至于能买多少,韩刺史说了算。”    刘元说完,不再言语。    “好,我定会以最低价购粮,以供青州用度。”    韩馥满口应承,心下也十分感激刘元的提议。    曹操此刻应该是最穷的一个。方才所言,也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此时坐在刘元身边,正小声嘀咕。    “借我点银子,可好?”    “不借。”    “那到时候支援些粮草?”    “没有。”    曹操:“………”    “借多少?”刘元问道。    “五万吧。”    “利息怎么算?”    “呃?子正说了算。”    “什么时候还?”    “这个嘛…两年吧。”    “好。明日送你大营。”    “利息呢?”    “唤你老黑,你得答应。”    “……………好。”    “我也出五万,购军粮。”曹操陡然来了底气。    “好好好。”韩馥合不拢嘴。    “徐州也出五万。”陶谦自不会落于人后。    于是众人皆是你三万、我五万的出了银子。    “哈哈,诸位豪爽。我盟军有了这些军资,当不会再为钱粮而忧了。”    袁绍打着哈哈说完,刘元随即接了过去。    “我等皆是盟主马前小卒,不知道盟主欲出资多少?”    袁绍的脸,绿了红,红了绿。随后又变黄,极不自然。    “本盟主出…五万,如何?”    “您是盟主。您说了算。”    刘元毫不客气。这厮从初见就对自己有成见,也没必要惯着他。可惜了袁术不在,不然还有好戏上演。    “好。本盟主出银八万。”袁绍咬牙喊了出来。    “盟主英明。”    数日后,粮草陆续运到。盟军在袁绍的催促下。又开始了不间歇的攻城。    “盟主。这般下去,对我盟军绝对是致命打击啊。”    三日之内,七名盟军成员损失超过三万,而袁绍还兀自不允停歇。    “不强攻,如何得以打击董贼?如何解救天子?”袁绍丝毫不给曹操面子。    “我盟军接近二十万大军。从文台一战到现在,伤亡四万有余。而董贼之军,几乎无甚损伤。如此下去,实乃取祸之道。”    “曹孟德。你若再胡言乱语,当心我军法从事。”看到曹操言语毫不留情,袁绍勃然大怒。    “行了,孟德兄也是为我盟军打算,盟主无须动怒。”    袁绍本就不喜刘元。听其说话,只是轻哼一声,并不理会。    众人一阵默然,袁绍如此行事着实可恨。尤其是损失惨重的陶谦七人。    “盟主。因怒而动兵,且消耗他人,本州不齿。听闻车骑将军在中牟遭创,我欲前去驰援,不知诸位谁愿同去?”    “你…你。”袁绍被气的脸色发青,却兀自说不出话来。    “某愿同去。”公孙瓒第一个站了出来。    “谦愿随行。”紧接着陶谦也站了出来。    “吾愿意…”    “好,回营收拾准备,明日一早出发。”说完,不管几乎被气晕阙的袁绍,转身就走。    曹操见势不妙,赶紧追了出去:“子正,你慢点儿,怎么这般轻率啊。”曹操边追边说。    “老黑,你我相知已久,我是那般轻浮之人吗?哈哈~”    “哦?子正莫不是胸有策略?”曹操并未在意称谓,反而是心思一动。    “策略谈不上。华雄沉稳,郭汜激进,若华雄一直在此,你我实难建功。你不追出来,我也会去寻你。”    随后两人一路长谈,直到刘元到了营地,曹操才高兴而回。    翌日。刘元带着七路人马,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直奔阳城。    雒阳城内,董卓接报。    “文优,牛辅手中兵力也就四万出头,恐难以抵挡刘元十万大军啊。”    李儒陷入沉思,毕竟对刘元此人没有深入了解,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文优?”见到李儒走神,董卓再次提醒。    “哦,太师。属下以为,当以不变应万变。我军部署不可轻动。”    “报传刘元欲染指中牟,一旦中牟有失,各方回援都来不及。”    董卓担心不无道理,中牟距离洛阳不足400里路。一旦牛辅兵败,后果就严重了。    “太师,属下担心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若是轻动,万一留有破绽,就不妙了。”    李儒再次提醒。如今董卓兵力吃紧,领兵大将尽皆在外。牛辅进攻中牟后,又把张秀派进了函谷关。徐荣还要保证迁都的路线,正是缺兵少将的时候。    “不能犹豫了。”董卓看上去确实着急:“虎牢关最近,且有三员大将镇守,如今可遣一将领兵前去中牟。”    看到董卓一意孤行,李儒也不多说。虎牢关十万士卒,去一半也没什么问题。毕竟虎牢天险可不是吹出来的。    再说,虎牢关就算丢了,自己也无罪过。若是强行阻止增援中牟,一旦中牟有失,李儒估计自己的脑袋都要搬家了。    “来人,速往虎牢关,着华雄率五万人火速驰援中牟县。”    李儒听到要调华雄前往,心里咯噔一下,若有所思。    初平元年,十一月底。    安静了近二十日的虎牢关上空,零零落落飘下了雪花。    “你我兄弟,跟着太师也有十年了吧?”郭汜喝了口酒,看着李傕。    “只多不少。”    “哎,牛辅乃太师女婿,自不必说。可是你我竟比不上后来的华雄、徐荣。真是心有不甘啊。”    “论才能,武功,我二人确实比不上徐荣二人。”李傕倒是实话实说,却不曾想惹毛了郭汜。    “狗屁才能,我就不信。都是一些小打小闹,算得了什么。”    李傕呵呵一笑,不再言语。    “关下联军,自刘元带走大半人马之后,便一直不再攻城,我想应当是兵力不足了。”    “那又如何?”李傕问。    “敢不敢来票大的?”    嗯?    “你我相处十余年,有话快说,啥时候也学会卖关子了?”    “自联军几番攻城损兵折将后,那刘亦便负气而走。吾终日观察联军营寨,估计其绝对不足十万人马,而且没有骑军。”喝了口酒,郭汜继续说。    “我西凉士卒皆是勇士。若能偷袭得手,他纵有二十万也只是乌合之众。怎么样?有胆子咱就干一番大事,也好给太师看看。”    李傕有些心动,但更多的是担心。虎牢关之重,太师可是多次提及。若有不测,其罪可诛。    “富贵险中求。此事定要做的干净漂亮。想想太师看着你我的眼神,再想想那些爬在我们头上的人。是不是值得一试?”    李傕略一思索。“干。”    次日深夜。郭汜二人留下千余人守关,余下士卒倾巢而出,悄悄摸向盟军营寨。不消片刻,便来到了盟军大营前两百步不到,借着火把微光,甚至都能看清楚巡逻士兵的脸。牛排煎着吃的汉末,没有三国